西南大学教授黄希庭:让心理学走出书斋

记者 刘新吾

2020年04月07日16:14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梳着大背头,两鬓斑白,金属框眼镜下,83岁的黄希庭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光芒。早上7点,他迎着朝阳散步,沐浴在鸟语花香里,看到年轻学生们走向教室,而黄希庭已经工作一个多小时了。不时,他还会接到学生的电话,向他请教战“疫”期间心理援助的问题,分享心得体会。

  黄希庭是中国知名心理学家、西南大学首位资深教授。执教近60年,从青丝到银发,他在心理学领域一路深耕,领衔建设西南大学心理学学科,启发培养一大批心理学人才,在时间与人格心理学领域做出独到贡献,始终奔走一线,用心理学为社会服务。

  耕耘:扎根西部近60年,规范学科建设

  有些学生已经退休了,可黄希庭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他的作息就像时钟一样准确,每天5点半起床工作,没有周末和节假日。

  在黄希庭的书桌上,有一本苏联心理学教材,这是他毕业时,导师送给他的,一直珍藏至今。

  时光倒回到1961年,黄希庭还是一个24岁的年轻小伙,刚北京大学毕业。那时,心理学人才很稀缺,只要愿意,学生都可以分配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黄希庭却向学校提出,要去最艰苦的地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扛着两箱书,翻山越岭,黄希庭来到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在这里,黄希庭一待便是近60年。

 

黄希庭。受访者供图

  这里生活有苦也有乐。苦的是难以适应这里的气候,但校园环境优美,是个读书的好地方。黄希庭酷爱读书,在北大图书馆最多只能借3本书,在这里却可以借到30本。在刚到这里的日子里,他扎扎实实地读了好些书。那时,国内心理学百废待兴。西南师范学院心理学科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个教研室,七八个人,连基本教材都没有。黄希庭感到责任重大,要抓紧读书。除了跳过几次舞外,他几乎没参加过娱乐活动。

  春华秋实,1982年,黄希庭结合教学经验,编写出版《普通心理学》教材。这本书,后来被很多学校引为教材,并于1988年获教育部第一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随着学科建设的规范化,西南大学的心理学队伍也逐渐壮大。从建立专业、学院到学部,人丁越来越兴旺,水平也日渐提高。目前,西南大学已经建成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人格生物学与心理健康作为生物学科群组成部分,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黄老师就像一个园丁,60年来一直浇灌西南大学心理学的种子。现在,它已经生根发芽,正在茂盛成长。”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陈红介绍,30多年来,黄希庭为国家培养了150多名硕士、近百名博士,许多学生也已成为国内知名心理学家,可谓桃李满天下。

  育人:激发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学科建设,关键在人,黄希庭十分重视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有一次,博士生何垚陪黄希庭散步,她聊起最近的生活,抱怨最近的购物体验:有些老太太总喜欢给别人出主意,告诉她哪种东西便宜,可以多买,哪种东西贵,以后便宜了再买。

  “老师,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什么行为呢?”何垚问道。

  黄希庭很高兴,却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劝她不要过早下结论,鼓励她继续关注,多和老人家聊聊,深入思考。

  在导师鼓励下,何垚特意经常去购物,和老太太们“搭讪”,了解他们的想法。又找来一些心理学文献,仔细研读。她认为,老太太们的心理动机应该是人际责任感较强。

  “你做得很好,很善于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可惜读的东西大部分是西方的理论,如果能跳出心理学本身,读读老祖宗的经典就更好了。”黄希庭微笑着,继续引导何垚。

  于是,何垚认真阅读《论语》和一些西方典籍,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背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何差异。这让何垚的兴趣越来越大,最后,她的博士论文就研究当代中国人人际责任感,得到高度评价。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次上课,黄希庭讲述“短时记忆”有关理论,当时,学界还只有视觉方面研究。一位学生便问黄希庭:“为什么没有嗅觉、味觉方面的呢?”他马上回答说:“你有兴趣的话,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研究的第一人。”后来,在他的热切鼓励下,这位学生果然开始研究,并且小有成就。

  在学生心目中,黄希庭既要求严格,论文里标点符号都要改,又和蔼可亲,总是带着微笑,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老师经常说,真正的好学生,不是什么都听老师的,而是要和老师有不同意见,而且敢于坚持。”何垚说。

  除了学习,黄希庭也十分关心学生生活。几乎每晚7点半,黄希庭就会到校园里散步,事先预约学生,一起聊天,无所不谈。“他既是老师,也是家长,把我们当成亲人。学生病了,他会来看我们。学生有孩子了,他叮嘱我们把照片寄给他。”说起恩师往事,陈红依然历历在目。

  科研:结合传统文化,提出健全人格理论

  在西南大学,黄希庭一边教书,一边从事科学研究。在研究生涯中,黄希庭关注大学生心理和青年价值观。不过,他发现,套用西方的价值观理论和测量工具行不通,无法解释一些现象。

  现代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的,后由西方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发展起来,它注重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心理,侧重从个人主义角度分析人心。

  “人的心理和行为毕竟不是纯自然的范畴,西方文化也不能代替东方文化。”黄希庭认为,心理学研究除采用自然学科方法外,还应采用人文学科的方法。中国古籍中有十分丰富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如提倡仁义礼智信、孝悌廉耻勇,追求天人合一与人际和谐,陶冶出一代代志士仁人,塑造了高尚人格。这些内容都应当反映在现代心理学之中。

黄希庭与学生讨论(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喜欢阅读中华古典著作的黄希庭,在学习《论语》时得到启发,“孔子倡导要做君子,这不就是健全人格吗?”于是他在孔子倡导的君子人格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对最佳心理健康的期盼,并吸收西方人格理论的合理因素,提出了一个叫健全人格的理论。

  黄希庭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人最佳心理和行为的有机整合,最核心的是正确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区分善恶美丑的信念,是人生的底色。第二个层次是积极的自我,即主动处理好自我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如自立、自信等。第三个层次是追求理想的优秀品质。这一理论已经被《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收录,是人格研究中国化的代表性理论。

  黄希庭不仅提倡健全人格理论,而且身体力行。刚从北大来到重庆时,炎热的重庆,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黄希庭难以适应,但不怨天尤人,他把双脚浸泡在水桶里,把湿毛巾搭在身上,埋头读书,潜心做学问。现在西南大学的心理学已今非昔比。物质条件改善了,心理学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黄希庭却经常想起孙国华先生在北大迎新会上对自己的教导:“不卑不亢”。这4个字深深地印刻在黄希庭心里,成为他为人处世的一项基本原则。后来,他也用这四个字来教育学生。人生无论遇到多大挫折、取得多大成绩,都应不卑不亢,满怀信心去迎接挑战。

  “心理学是探寻心迹,理解人生,点燃心灵真善美的一门学问。我们要学以致用,用心理学的知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同时要优化自己的学习,优化自己的性格,使自己成为健全人格的人,成为幸福的进取者。”黄希庭如是说。

  致用:坚持知行合一,让心理学服务社会发展

  “您好,我失眠,晚上睡不着,怎么办啊!”

  “别着急,看来您对失眠有些误解呢,听我慢慢说。”

  电话那头,是湖北一名情绪抑郁的女士,因为疫情,她更加焦虑,就打心理援助热线求助。电话这头,是黄希庭的学生吴波。疫情期间,她参加心理援助热线团队,为很多群众疏导心理问题。

  针对这名失眠女士,吴波耐心倾听,悉心引导,帮她平复情绪,提出一系列建议,“不要数羊,万一你联想到什么羊的画面呢,勾起联系,不易睡着,也别想太美的风景,设想一下中性的画面最好,比如一根飘带环绕着你身体,单调重复,容易睡着。”

  经过疏导,对方的焦虑感明显有改善。下午,她女儿还特意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不只是吴波,疫情发生后,黄希庭十分关注,催促学部及时跟进,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他们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开展心理辅导线上讲座,录制战“疫”心理维护视频,撰写心理科普文章,开展心理咨询培训,编写多本心理援助手册,如陈红等主编《疫情中的心理关爱手册》,服务不同对象人群。

  在黄希庭倡导下,西南大学还成立了中国社区心理学服务和研究中心,组建专家团队,为社区战“疫”工作发挥了不少作用,新房子社区很多工作人员都接受过心理辅导。

  多年来,黄希庭一直如此,他虽然做基础研究,但十分关注服务现实,奔走社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重庆市厂矿子弟学校教育改革、成都武侯高级中学的后进生转化工作,还是贵阳观山湖的社区心理建设、重庆九龙坡的社区心理服务······他都亲力亲为。

  “书斋里解决不了问题,心理学不仅要完善自身人格,更要为社会服务。”平日里,黄希庭总是和学生这样耵聍,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责编:刘政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