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4月13日电(陈琦、刘敏) 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示范活动近日在重庆永川区启动,标志着重庆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层行动拉开序幕。由300多名专家组建的45个专家服务团基本覆盖当地深度贫困乡镇。
专家组团下乡开展“订单式”服务
“我们种的秧苗叶子为啥变黄了?有解决办法吗?”在永川区吉安镇石松村, 水稻项目专家服务团领衔专家、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经勇带领团队成员现场对农户们进行指导。
水稻专家服务团是45个专家服务团之一,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服务团都有领衔专家,由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英才计划优秀科学家等国家级、市级专家担任,团队成员由领衔专家自主招募。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专家服务团采用“订单式”“项目化”组织方式,首先由基层乡村提出“订单”,重点聚焦全市深度贫困乡镇,区县收集乡村需求后,统一发布“订单”。人社部门再发布需求,面向社会征集专家团队。同时,配套出台激励政策--每个团队支持经费5-20万元,服务基层可享受提前1年评定上一级职称、优先纳入人才选拔培养项目等。专家再组团“接单”,以项目制方式提供定点、定人、定服务期的定制化服务。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每年进行考核评估
据了解,45个“接单”的专家服务团对应45个基层所需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贫困村产业薄弱问题等,重点聚焦产业扶贫,在贫困村开展技术服务和产业问题联合攻关。
同时,为推动每个“订单任务”落地开花结果,市人力社保局建立了专家服务团考核评价机制,每年将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可申请持续资助;对考核结果为合格的,兑现资助经费和相关政策;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并暂停1年申报资格。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专家服务团选派管理办法,建立专家服务基层长效机制,找准专家所长与基层所需的结合点,让智力帮扶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持续推进人才扶贫,助力乡村人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