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医疗协同发展 共建川渝“健康圈”

2020年04月29日08:16  来源:重庆日报网
 

  嘉宾

黄明会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蒋建国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

王守富 市中医院研究员、党委书记

  核心提示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强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在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大力加强川渝两地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领域协同发展。

  医疗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川渝两地医疗协同发展?4月28日,本报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蒋建国,市中医院研究员、党委书记王守富,共同就此展开探讨。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珩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动西部医学中心建设

  重庆日报:全会指出,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最根本的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同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医疗方面具体将怎么做?

  黄明会:当前,在做好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抓好健康扶贫、健康中国重庆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西部医学中心建设、美丽医院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工作水平、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好全生命周期关爱服务、加强卫生健康行业治理、深化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

  以健康扶贫为例,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全面组织“回头看”,坚决打赢健康扶贫这场硬仗。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框架下,推进贫困人口多重医疗保障有机衔接和逐步过渡,保障标准上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措施落实上,落实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措施;政策延续上,坚持摘帽不摘政策,3年内保持不变,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不掉、一人不漏”,脱贫成效稳固。

  在推动西部医学中心建设上,力争通过8-10年努力,打造“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医院、高水平学科、高水平医生。

  蒋建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根本。

  首先是坚决打赢医保脱贫攻坚战,巩固现有成果,提高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待遇,提升医疗救助托底能力,构建减贫防贫长效机制。

  二是持续打击欺诈骗保,强化基金监管宣传,发挥举报奖励制度威力。

  三是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购买作用,加快落实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推动建立常态化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全面铺开全市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助推我市药品耗材降价。

  四是有效发挥体制优势,全市上下“一盘棋”联动、“一股绳”发力,深入推进DRG付费试点,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抓好医保目录管理落实、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围、医保待遇清单落地、做实全民参保登记等工作。

  五是以信息化带动流程再造,提升综合管理绩效,加快医保电子凭证等应用,推进“不见面”网上办理,推进我市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完成现行医保信息系统迁移,加快国家智慧医保实验室和市智慧医保研究中心建设。

  王守富: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当前必须统筹打好“三大战略”。

  一是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一方面,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住院观察、陪护与探视管理等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举措。另一方面,围绕既要减少人群聚集,又要更好满足群众看病需求,持续推行周末(节假日)和夜间专家门诊,周末和节假日开展择期手术等便民举措。

  二是倾力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突出中药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以全市中医院共同组建医疗集团,通过医疗集团、企业、农户搭建产供销产业联盟,以医疗集团的中医药需求为导向,以知名中药企业提供种源、栽培技术指导、药材收购、加工配送为桥梁,以农户获得土地流转与种植劳动两份收入为基础,有计划地种植道地中药村,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利互惠的共同体,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贡献力量。

  三是主动融入科学城建设大会战,拟在科学城选址新建区域中医药制剂研发中心。

  唱好“双城记”

  建好“健康圈”

  重庆日报:如何加强川渝两地医疗领域协同发展?

  黄明会:目前,川渝两地卫生健康系统已签署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明确了落实领导互访机制等12个方面的合作内容,共同唱好“双城记”、建好“健康圈”。

  一是携手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加强政策统筹,加强行动联动,协同推进课题调研,共建共享专家库,轮流主持召开健康中国行动川渝合作论坛,加强交流研讨,推动健康中国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是携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两地大数据协同应用、互联互通;共推中医药创新协作,建立中医药流派传承、医疗、教育、科研等协作机制;共享医改经验,共同探索符合西部特点的医改之路;共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推动医疗服务区域合作,为川渝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三是携手防控重大疫情,建立成渝地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共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指挥中心、医疗物资储备中心、演练培训中心,共建国家区域疾病预防治疗中心,加强信息共享,确保及时准确、快速响应;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设统一高效的联动机制,共建共享应急队伍、专家资源、救援物资,打造西部地区的防疫“长城”。

  四是携手强化人才科研,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定期互派干部交流学习,共同建立成渝双城卫生人才专家库,共同建设实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深化科技创新协同,确保在重大疾病防治、前沿技术研究上见实效,在重大疾病防治、前沿技术或核心技术方面协同开展研究。

  五是携手深化国际合作,发挥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运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平台,共同探讨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对外交流资源,提升对外交流层次。在重大国际交流活动中,互相支持配合,共谋发展。

  补短板、做长板

  更好造福川渝两地人民

  重庆日报: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补短板、做长板,抓紧补齐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领域短板,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蒋建国:医疗保障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保障两地互联互通及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结合点和切入点。全市医保系统将深入落实与四川省医疗保障部门签订的战略合作备忘录相关合作事宜,同心合力共建西部医保建设示范区。

  接下来,双方将在川渝医疗保障战略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框架下,尽快推动提升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水平、区域联盟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挂网信息共享、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协同、医保基金监管合作、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医保缴费年限互认、支持毗邻地区合作等8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切实增进两地参保群众医疗保障福祉。

  王守富:加强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更好造福川渝两地人民。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深层次协作。目前,市中医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有深度合作,医院在总结带教成都中医药大学成建制本科生教学经验探索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本科生、研究生和规培生的教育教学合作,倒逼医护人员加强理论知识和先进技能的学习,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二是深化医院管理互联互通。打通医疗信息平台,共享远程医疗、技术培训等专业资源。加强党的建设、人文医院、美丽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经验分享。以专科联盟为纽带,建立泛区域专科联盟,共同推动专科发展。建立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就医群众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更好服务两地群众。

  三是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承接整合我市中医、中药、种植三大优质科教资源,组建“重庆中医药科学院”,加强中医药教育教学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大学的人才、技术等优势,促进成渝两地中医药事业发展。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