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11月11日电(陈琦、黄军) 年终是购物收快递的高峰期,也是诈骗分子活跃的时期。前几日,市民周先生在腾讯110平台爆料称,其接到冒充某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明确说出了其家庭地址和姓名,告知其快递丢失,打算赔付,但要求周先生添加微信。周先生随后通过多方求证,发现这是诈骗信息,立马进行了举报。
请注意,陌生来电要当心,加微信要求转账更是信不得!
近日,由腾讯110与重庆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成立的“西南净网安全宣传中心”透露,最近一段时间,中心接到大量关于“购物仿冒理赔”的诈骗举报。据悉,当前网络诈骗受害人多为“90后”“80后”,男性相较于女性更易被骗。
常见的诈骗类型。 数据来源腾讯110 供图
诈骗套路多 常见有这些
“购物仿冒理赔”是每年“双11”前后都比较常见的。腾讯客服重庆区域总负责人、腾讯110总负责人但良平介绍,“购物仿冒理赔”的诈骗手法是:用户接到陌生来电称包裹出现问题,需要快递赔付,轻信后被拉群发布虚假信息诈骗。在购物期间,用户很容易放松警惕,此类诈骗中受害人多为中青年女性群体。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诈骗手法?
但良平说,比较常见的还有前段时间被曝光的“注销校园贷”骗局,手法是用户接到自称贷款公司的来电,对方准确报出用户的个人信息后骗取信任,又以“影响征信”为由引导用户不断贷款,先骗你去贷款,再骗你把钱打给他并卷款跑路。
“小王之前接到过一个‘贷款客服’电话,对方称他大学时在**借条上注册过一个帐号,如不注销会对征信有影响,并准确报出了他的姓名、学校、电话、身份证号。获取信任后,对方要求他在各大平台上贷款然后转到指定银行卡上,并强调销户后会返还额度,没有金钱损失。于是,小王先后贷款3200元、5000元、7600元、10000元……款越贷越多,心越来越慌,幡然醒悟时已经贷款15万。”但良平介绍,此类由于信息泄露引发的精准诈骗,欺骗性高、危害性大,腾讯110平台数据信息显示,这类诈骗行为受害人多为刚毕业的男大学生。
还有自称有内幕消息的“牛股大神”,先以小利诱惑,等用户加大注资后,再以“无法提现”为接口骗钱拉黑。
还有低价利诱诈骗,骗子200元销售iPhone12手机。受害人上当后,又被告知需要交588元激活,受害人继续激活后,需要交1000元押金用以承诺参加活动,骗子保证退还并且发誓,最终诱骗用户。
腾讯110数据显示,所有诈骗行为中,交易诈骗占比44%,比例最高。排名前5还有兼职诈骗占比9%、交友诈骗占比8%、仿冒诈骗占比6%、返利诈骗占比5%。
哪些人容易被骗? “90后”占了4成
但良平透露,数据显示,被骗的“90后”最多,占比有40%,其次为“00后”25%,“80后”21%。“抱有这些想法其实是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很多人不重视学习防骗知识,识骗防骗能力弱,容易导致自己和亲友被骗。”
越来越多的举报反馈,受害人接到陌生来电,对方准确地报出了身份证、住址、甚至是公司和学校等个人信息。这种精准诈骗让受害人很容易就放松了警惕,危害性较高。导致这一后果的原因正是个人信息泄露,不单单是骗子通过非法手段盗取,更常见的是用户不良的上网习惯造成的,这为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2019年,腾讯110与重庆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共同成立“西南净网安全宣传中心”。 罗嘉摄
如何开展防诈骗宣传?让诈骗止于发生前而非发生后?
2019年4月25日,腾讯110与重庆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共同成立“西南净网安全宣传中心”。一年半来,腾讯110和“西南净网安全宣传中心”借力大数据深挖团伙线索,并向重庆相关部门推送包括诈骗、赌博、贩卖身份证件、违禁品等方向的举报线索2000余条,累积打击案件30起。
今年疫情期间,“西南净网安全宣传中心”为重庆相关部门提供涉疫相关线索640余条,包括口罩诈骗、高价出售口罩、额温枪诈骗、高价出售额温枪、售卖野味等。重庆相关部门对其逐一排查,梳理出有效线索306条,抓获了多名相关嫌疑人,挽回了受害者的损失。
同时,“西南净网安全宣传中心”还会定期发布《腾讯110反欺诈白皮书》《中老年反欺诈白皮书》《西南网络安全态势报告》等专业详实的网络安全教育素材,并面向全社会推广。
同时,搭建包含短视频、微博、公众号、小程序等的宣传矩阵,以图文、漫画、视屏等形式在线上教育发声;通过警营开放日、电信日、智博会等大型线下活动,走进群众中间,运用视频、海报、讲坛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宣传。
下一步,“西南净网安全宣传中心”将继续探索深化警企战略合作新模式,建立互联网安全宣传防范协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公共信息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群防群治,努力形成多方参与、协作共建的综合防控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识骗防骗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网络信息安全,共筑清朗互联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