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5日18时讯(董进 实习生 杨世玉)行千里,致广大!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独有的城市魅力,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在这里蕴藏着太多城市之美的元素:随处可见的休闲公园、畅通安全舒适的人行道、焕发活力的老街老巷……而这背后则离不开重庆城市管理局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制度改革,让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既有诗情画意又极具烟火气。
最美人行道
漫步花海间人在画中游
“以前这段路一下雨就积水,常常会把鞋子、裤子都打湿,但如今人行道改造后,再也没有这样的烦恼了。”在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上班的彭畅所说的,便是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的人行道。这里因地制宜选择了不同的面层铺装材料,主要以仿石材生态砖、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沥青为主,并分别采用了对应的透水构造基层,保障了海绵城市的“渗”、“排”功能。不仅如此,人行道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及绿色节能理念,加强了重要节点的景观打造和沿线的植被绿化,完善了导视系统,打造集生态、科技、人文、休闲为一体,宜观、宜行、具有大都市风貌的城市新景点。
连日来的暖阳,让不少市民都选择来到江北区的北滨漫行步道散步游玩。这条步道全长4.08公里,在改造前是一条3米宽的人行道;而如今不仅拓宽至15米,沿线还栽满蓝花楹、木本绣球、树状月季、美人梅等200余种花卉植物。市民们一边晒着暖暖的阳光,一边漫步在花的长廊,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受。
据了解,中心城区人行道完善提升工作是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文部署的专项工作,也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主要解决中心城区“两线、三边、四点”区域人行道“走不通、不安全、不舒适”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今年,中心城区将提升300公里人行道作为示范段。
最美公园
曾经垃圾场如今“城市客厅”
如今的龙头寺公园,不少老年人都喜欢带着孩子来公园里的儿童区域消磨时光,大人在树荫处的凉椅上小憩,孩子则扎堆儿嬉闹,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可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却是一个城中村、垃圾场,仅工业和养殖企业就聚集了35家,各类建筑和工棚50万方,480余人居住在这里,堆积近200万方垃圾,是城市文明的“盲区”。
据渝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改造重建,龙头寺公园已成为渝北区以科技、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公园内规划车行道约4公里、人行步道约9公里、园林绿化面积约37万平方米、生态水体面积约1.8万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约11.2万平方米、配套建筑约1.6万平方米,地形地势形如一个巨大的生态盆景。“绿化越来越好了,保洁也做得好,若大的公园几乎看不到垃圾。”住在公园附近10多年冯大爷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龙头寺公园绿植多,空气好,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公园散步。
从去年以来,重庆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城市公园200余个。今年重庆还开展了老旧城市公园改造,对100多个老旧城市公园进行品质提升,更新适宜植物品种,提升公园景观效果,让公园更多地发挥承担城市“绿肺”、舒缓市民压力的功能。
沙坪公园是沙坪坝区重要的公园绿地,近几年,沙坪坝区花大力气对沙坪公园进行提档升级,逐渐完成了公厕改造、碧湖整治、盆景园改造、茶花园改造、西山及储於池片区改造、憩园健身场所改造等,老牌沙坪公园再次焕发出青春光彩。如今园内步步成景,绿树成荫,一池碧水潺潺,径曲桥深,亭台廊轩掩映其间。盆景园、许愿池、茶花园、桃花林等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互交织,一片生机盎然。
最美街巷
让老街老巷再度惊艳时光
在重庆,有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观摩轻轨穿楼,目睹过江索道,领略洪崖洞美景……这个地方就是渝中区枣子岚垭步道。
今年以来,随着城市管理“马路办公”“五长制”等创新举措走向深入,有效推动治乱拆违、街净巷洁等工程实施,枣子岚垭步道就是典型的案例。原来的枣子岚垭步道梯道破损、绿植缺失、路灯不亮,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因此居民意见大,反映强烈。2019年,渝中区创新推出“五长+三级书记”马路办公机制。即区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书记定时、定点、定人、定责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工作机制。从区层面,由区委书记带队带头,每周安排两天时间到街道社区进行马路办公,其他区领导分别联系一个街道,每周用两天时间到社区马路办公;街道层面,街道党工委书记每天安排两小时到社区进行马路办公;社区层面,社区书记每天安排半天时间到社区进行马路办公。通过’五长+三级书记’马路办公,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让渝中城市管理更加专注细节、贴近群众,有效解决一批城市综合管理顽疾。
在多方面收集辖区居民的建议后,枣子岚垭步道改建项目在2019年11月正式进场施工,并于12月完工。改建后枣子岚垭步道,整体设计“时光里”为主题,运用马赛克、碎瓷砖、陶瓷艺术薄岩板拼贴为主,为步道街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将重庆特有文化元素和改革开放后各个年代的代表元素融入整个步道之中,唤起人们对生活记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