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党建引领 “医共体”助力拔病根

2021年03月10日19:06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人民网重庆3月10日电 重庆市忠县在推进“纵联横合”医共体工作中,实施党建引领、支部主战、党员突围等措施,构建起以支部联建、党员联动、资源联享、基金联用、医患联心的“五联”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花小钱看大病”。

  支部联建 医疗资源流向基层

  人勤春早,医勤病跑。初春时节,忠县人民医院外科第五党支部的6名专家天刚亮就前往忠县三汇中心卫生院,开展牛年第一次“支部派对”。

  会诊8名住院病人,上一堂膝关节病变手术讲座,全程“跟班”指导镇里的医生对病人实施四肢长骨内外固定术……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6名专家巴不得将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只耽搁20分钟扒了口午饭。

  “这桌丰盛的医疗‘团年饭’很合胃口,我们乡镇医生在传帮带中增强了手艺,提升了诊疗‘火候’。”忠县三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谭良拧开水龙头冲洗双手,“支部联建就像这股水,优质优良优势的医疗资源‘流’到基层,让我们乡镇卫生院如鱼得水。”

  谭良口中的支部联建,是忠县人民医院、忠县中医院的29个党支部,分别与全县29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9个党支部结对联姻,以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上一堂党课、召开一次问题分析会、开展一项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健全一套医疗核心制度”的“五个一”活动为载体,给基层医院输血打气。

  2020年,忠县医疗系统支部联建共开展技术培训80余场次,会诊基层医院疑难杂症1220余人次,参与指导手术390多台次。

  党员联动 提升基层卫生院业务能力

  2月13日,正月初二。忠县汝溪镇龙湾村村民左小梅拎着牛奶、食用油等礼品,给60多岁的叔叔左治向拜年。看到小梅“站”了起来,左治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两个月前,左小梅左腿严重受伤,父亲左治元认为当地的医生“了不倒”,执意送到重庆主城的大医院治疗。

  在送往忠县汝溪中心卫生院先行止血时,左小梅巧遇忠县中医院党员、骨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宦文“下沉”坐诊,他当即指导“徒弟”谭代平冲洗伤口,消除坏死组织,行裂口穿引流术。

  “这种伤情完全有把握治好,不需转院折腾。”宦医生安慰伤者亲人,向谭代平交待后期治疗“秘籍”。

  左小梅能在小医院治好大病,得宜于忠县推行的“支部联建”“党员联带”工程。从2020年1月开始,宦文作为忠县中医医院党组织委派的“钦差大臣”,每周星期五雷打不动地在汝溪中心卫生院坐诊,左小梅的主治医生谭代平是他收的第三个“徒弟”。

  2020年,忠县人民医院、忠县中医院等县城医院200多名党员以“一带三”的模式,与乡镇基层医院600名医生结成“红色对子”;2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40多名党员与430多名乡村医生“结亲”。在全县开展县医带乡医、乡医带村医的“红色帮带”行动。

  “红色医生”传经送宝,指导乡医、村医诊治疑难杂症,辨析彩超、胸片,参与各类手术,运用新技术新疗法,让基层医生在摸爬滚打中练就治病救人的“十八般武艺”。

  “党员联带”每年还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拼”“作风大竞赛”活动。全县医疗领域人才通用共享,医生在“带”中成长,在“比”中追赶,基层卫生院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县级医疗机构2018年以来累计下转病人5268人次,下转率逐年增长。

  资源联享 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必须马上手术。”元宵刚过,60多岁的忠县乌杨街道居民刘兴祥到乌杨中心卫生院看病,他的心电图实时传送到了位于忠县人民医院的忠县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病情得到确诊。

  “基层检查、县级诊断、结果互认”自2018年以来,忠县在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中心及临床检验、病理等五大“共享中心”。

  “共享中心”汇聚当地诊断领域专家,推行“专家负责制”“首诊负责制”,落实危重病人30分钟出诊断报告、一般病人4小时出诊断报告。

  “共享中心”下联29家基层卫生院,2018年以来,远程诊疗12万人次,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资金联用 助力乡村医疗发展

  几天前,忠县石子乡宝山村村民谭明弟在该乡卫生院做了肋骨骨折复位术,恢复状况良好。

  “以前,我们这里的医生只打针输液,从没有做过手术。”说起医院的变化,石子乡卫生院院长谭家琼感触颇深。

  石子乡是忠县的“边陲小镇”,山村闭塞,坡陡难行。由于投入不足,乡卫生院医疗设备还停留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手术几乎“停摆”。遇到危重病人,只得往城里送。

  2018年,忠县建立“红色基金池”,每年按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的5%、县级医疗机构盈余的2%提取资金,再加上部分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滚动积累。

  2019年,依靠500多万的“红色基金”,石子乡卫生院完成了整体搬迁,新建了小型手术室,增添了彩超、DR、经颅多谱勒、动态心电图等先进设备。

  “红色基金”实现财通,让乡镇卫生院“没钱也能办大事”“没钱也能办好事”。近两年,忠县共投资3.5亿元,完成2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为基层医院配备了万元以上的设备58台,更换了120救护车29台。为村(社区)卫生室配备呼吸器等20种、基本设备230套、中医康复设备500余套,健康一体机581台。

  在忠县,凡价值5000元以上的器械,实行统一管理、调度、使用,建立“设备库”,以此优化医疗设备配置,最大化发挥效能。如今,忠县基层医院都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包括腹腔镜阑尾手术、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胫腓骨内固定手术等。许多病人主动选择在“家门口”就医,不再劳神费力“进城上市”。

  医患联心 家庭医生服务农村

  “老爷子,你血压稍稍偏高,不用吃药,多走动,少食盐,注意调节就可以了。”

  节后虽遇“倒春寒”,忠县石宝中心卫生院党员、家庭医生邓晓全仍顶风冒雨,来到石宝镇凉水村村民邓学吉、邓忠华等家中,为他“托管”的13个签约患者测血压、送降压药、普及日常保健常识。

  在忠县,29家乡镇卫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300多个“家医党小组”,每名党员医生签约5户家庭,且必须有一户脱贫户,用“红色力量”托起“医防养”结合的健康管理体系。

  全县以党员为主心骨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按照“县级专家会诊指路子、乡镇医生对症开方子、乡村医生随访结对子”的方式,深入开展“院坝诊所”“田间把脉”等便民服务活动,送诊送药上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看病花钱”向“防病省钱”转变,担起了群众健康的“红色守门人”。

  2020年,忠县家庭医生农村居民签约165489人;脱贫人口签约32480人,签约率达77.96%;建卡脱贫户签约9567人,签约率达100%;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546户,签约率达100%。(刘政宁、黄亚辉、喻建国)

(责编:陈易、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头图推荐

  • 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 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车队虚拟世界“过招”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车...
  • “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 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两成 产能翻一番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
  • 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喜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

图片新闻

  • 重庆经开区这家企业 用"两剂"解锁新能源密码重庆经开区这家企...
  •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重庆黔江:“挂壁...
  • 先睹为快 智博会上有这些“黑科技”先睹为快 智博会...
  • 重庆力争年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重庆力争年内推广...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