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市委赋予南川的重要使命。试点启动以来,南川区整合阵地、人才、项目等资源,建立“四联”机制,实行“部门联动、队伍联抓、阵地联用、活动联推”,层层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了“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运行格局。
着眼“建好”
48个部门形成互联互动一盘棋
经过广泛调研,南川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为“书记工程”“一把手项目”和全区重大改革事项推进。针对不同系统部门在基层阵地建设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使用效率不高、功能发挥不充分、空置浪费等问题,南川区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将48个区级部门分流到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健身服务、平安法治服务、全媒体这七大平台,通过平台统筹牵引、合理调度,缩短“反应链条”、减少“交叉环节”,形成互联互动一盘棋工作局面。
在阵地联建方面,南川区按照“七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34个、实践站244个,拓展建设实践点547个。将文明实践所、站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结合,盘活用好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健身活动广场等各种阵地资源,按照“一个场所、多块牌子、多种功能”运行管理。
立足“管好”
顶层设计建立制度
为完善管理体系,南川区成立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负责平台总体规划、政策支撑、运行协调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建立了区领导联系制度,相关区领导联系7个工作平台,指导督促平台工作,协调解决问题、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成立了7个平台管理委员会,牵头单位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分管领导担任专职副主任,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委员,落实专门工作场地和3名工作人员,负责平台运行日常工作。
同时,南川还建立平台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单位、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重大事项,部署推动工作。由平台牵头单位整合资源,组织成员单位定期配送文明实践活动到村(社),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00场次。
志愿者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活力与源泉,南川区实行队伍联动,按照“行业相关、类别相近、人岗相宜”的原则,将分散在城乡、各行各业的数万名志愿者进行统筹管理,按照群众“点单”需求机动组合、统一派遣。通过开展“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吸纳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广泛吸收先进典型、企业职工、技术能人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聚焦“用好”
做实活动项目
为用好这些资源,南川区建立了两张清单——
一方面从志愿服务的“需求侧”入手,采取“户提议、社收集、村实施、镇组织、区统筹”的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所需所盼,建立关于脱贫致富、就学就业、看病就医、住房养老等群众“需求清单”。
一方面在摸清需求、掌握资源的基础上,将“群众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结合起来,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清单”。
南川区实行活动联推,将面向基层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纳入文明实践活动计划,统一管理、统筹实施。注重把教育服务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等摆在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送教育、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文化”活动,零距离服务群众,让“富口袋”与“富脑袋”相互促进、文明实践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截至今年2月,各平台组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道德法治教育、科学技能培训、关爱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5780余场次,惠及群众30万余人次。“百讲进百村”“健康面对面”等一批品牌项目深受群众欢迎。
追求“叫好”
让基层打分评价
为保障文明实践七大平台有序运行,南川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活动运转、人员培训、办公经费等保障性工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开展效果评价,实行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群众三级满意度测评。平台牵头送到基层的文明实践项目,经三级测评综合分为80分以上的,纳入区级优秀项目,优先推荐参加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选;60分以下的,下季度不再纳入“项目清单”,取消相应经费补助,通过效果评价倒逼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链接》》
新时代新气象
有了平台,为基层送去的干货更多了。
“以前基层干部常常反映我们部门到基层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是群众需要的。比如某个村本来需要圆黄梨的管护技术,但我们部门下去开展的是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培训。区级部门原本是好意,却无形中增加了基层负担、浪费了志愿服务资源、耽搁了群众农忙时间。”南川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韦冬元认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特别是各大平台的建设,实实在在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集聚了起来、整合了起来,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厘清了体制机制、提高了服务效率。
韦冬元说,在科技科普服务平台运作下,区科协作为牵头部门,将农业农村委、人社局、林业局等责任部门的基层阵地建设和志愿服务项目整合起来,类似的讲座课程、物资配送、志愿服务合起来开展,尽管次数减少,但为基层送去的干货更多。
“过去社区活动比较单一,基层干部有心搞点群众受欢迎的活动,但不知如何对接资源。现在我们的社区每个月都会开展一次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南川区西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卓露莹介绍,每月底,他们会从群众“需求侧”入手,广泛收集基层的所需所盼,然后预约需要上级配送的活动需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根据网上预约情况进行派单,将任务具体分配至各平台牵头单位。最快一周,各志愿服务队伍就会送单到身边。
肖萧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