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奋进的力量

重庆各地各部门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03月21日10:11  来源:重庆日报网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及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将党史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3月19日,渝中“红色三岩”青警志愿队成立。这支由优秀青年民警组建的志愿队,将着力传承红岩精神,通过开展党史宣讲、法制宣传、便民服务、纠纷调解等系列活动,力争成为一支能够展示渝中公安政治坚定、亲民爱民形象的志愿服务队伍。

  渝中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党史教育区域优势独特,其中“红色三岩”(红岩村、虎头岩、曾家岩),更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渝中公安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该局广大青年民警传承红岩精神,组织“红色三岩”所在区域的化龙桥派出所、上清寺派出所、石油路派出所、交巡警上清寺大队、车管所、特警支队、出入境支队等相关单位优秀青年民警,成立了渝中“红色三岩”青警志愿队。“红色三岩”青警志愿队下设党史宣讲小分队、法制宣传小分队、便民服务小分队和纠纷调解小分队。其中,党史宣讲小分队负责挖掘“红色三岩”历史故事,定期到分局各单位及辖区、景区、学校、社区、单位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市水利局把学习党史与解决水利实际问题相结合,围绕农村饮水、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河库治理和防汛抗洪等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正在做的事贯通起来。

  “‘办实事’就是践行党的宗旨,把为民造福的实事办好。”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水利局将聚焦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河库治理和防汛抗洪等重点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学习教育的成果引领水利事业发展,以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学习教育成效。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3月20日,中冶赛迪在红岩村开展青年学党史主题活动。

  数十名党员青年、团员青年在红岩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后,聚在一起畅谈学习感悟。赛迪益农公司青年职工马金薇说:“我们央企现今大力推动深化改革,就应该从党史中汲取信念、智慧和力量,来推动下一步的创新。我接下来也将运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中冶赛迪团委副书记马凯表示,企业青年党员、团员们如今创新意识和积极性高涨,与“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旨深深契合。“中冶赛迪在党领导下的企业发展史,和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历史,始终贯穿着创新精神。”

  参加当天学习的公司青年职工贺年嵩,目前正投身于中天钢铁南通基地建设,这是中冶赛迪正在打造的千万吨级绿色智能钢铁基地。“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斗让今天的我们遇到了最好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付出。”贺年嵩表示,大伙将以革命先辈为楷模,扎根实体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智能化、绿色化,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上持续奋斗。

  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革命先辈在井冈山艰苦奋斗、敢闯新路,公司当下很多项目正处在关键节点,工期紧、任务重,这正是我们建筑人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的时候。”3月19日,中建二局西南公司“学党史微信工作群”里,“党史接力讲”首讲启动,党员陈柯宇一边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井冈山故事”,一边剖析当前工作难点及克服办法。这一堂5分钟的“党史微信群接力讲”,正是该公司党委全面启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中建二局西南公司“党史微信接力讲”活动覆盖公司64个总部及基层单位党支部,508名党员全部参与。每天都会有一名轮值党员,通过微信群分享学习党史故事对自身工作的启发与影响。一些好的经验还将通过公司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进行传播。

  “借助新媒体载体学党史,能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还将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开设学党史答题专栏,拍摄学党史系列微视频,进一步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生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万州区引导有条件的部门、单位、企业和基层党组织,开设和完善了130余个优良传统展览室、企业历史文化陈列室、乡情陈列馆等地,通过收集整理具有新中国建设初期时代特色的图文资源、实物实景等,建成相应展示阵地130余个,再现新中国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老一辈党员干部的可贵品质。同时,该区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专题学习会、“三会一课”等形式,累计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近1000人,以线下“六进”讲、线上视频播等方式,生动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和深刻感悟,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促进优良传统不断传承。

  (本报记者 龙丹梅 白麟 周尤 周松)

(责编:黄凌、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