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郭沫若旧居试开馆 话剧《屈原》创作于此

2021年03月25日21:05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人民网重庆3月26日电 (陈琦、刘敏)山城小巷尽头,两栋中西合璧的三层小楼映入眼帘,这里就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在重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又称郭沫若旧居)——渝中区“天官府8号”,经过修复、布展于近日试开馆,向公众开放。

位于重庆渝中区的郭沫若旧居。邹乐摄

  “天官府8号”位于渝中区七星岗放牛巷,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原名“天庐”,由主副两栋三层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组成。两栋楼房建筑面积共有600平方米,为“外廊式”中西合璧建筑装饰风格。这里最早是国民政府重庆市第一任市长潘文华内弟的私宅,后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处所。

  在国共合作背景下成立的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是抗战时期唯一有中国共产党人加入的政府文化机构,1938年到1946年,先后担任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办公和居住在“天官府8号”,这里也是抗战时期众多在渝文化名人的重要聚会场地,沈雁冰、老舍、陶行知等都曾是这栋小楼的常客。作为文化界领军人物,郭沫若在此先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孔雀胆》《天国春秋》等历史话剧。

《屈原》话剧场景在重庆郭沫若旧居内复原展出。邹乐摄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郭沫若在“天官府8号”用10天时间完成的话剧《屈原》的创作,这也是他创作生涯最重要、最辉煌的时期。1942年4月3日,话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大戏院公演,当时最红的明星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张瑞芳饰婵娟,顾而已、孙坚白和施超等人参演。

游客在重庆郭沫若旧居内参观。邹乐摄

  1940年7月13日,“天官府8号”遭日本飞机炸毁,之后被修复。1983年,“天官府8号”被重庆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重庆渝中区政府对其文物本体建筑木结构、屋面、天棚、墙面、楼地面、室外环境及给排水等进行“修旧如旧”的恢复性修缮,2016年11月底修缮竣工。目前,渝中区通郭沫若女儿的回忆和历史资料研究后,精心策划了《抗战中的郭沫若与文工会》主题布展。

  试开馆的“天官府8号”在一楼设有3个展馆,包含“序厅”和“郭沫若与文化抗战”“第三厅与文工会领导下的战时文化繁荣”两个专题展厅,展厅通过历史资料向观展者展示抗战期间,郭沫若及第三厅领导各界爱国人士宣传、组织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运动,为维护团结、坚持抗战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责编:陈易、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