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镇杨乐村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3月25日电 位于涪江河畔的杨乐村,经过综合整治后,坡地变成了梯田地,田地间修建了作业便道和排水沟渠,呈现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联的田园风光图。
谁也不曾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大片的荒山坡、闲置地。由于地块分散零碎、农业机械无法进入田间地头,加上农村劳动力短缺,大量的闲置地上杂草丛生。
“以前这里茅草长得比人还深,现在荒坡坡大变样,产业园种上了梨树,成了帮助我们增收致富的果园。”正在地里忙碌的村民邓小敏十分感慨,“我们平时可以在基地打工,入股的土地可以分红,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照顾了小孩和家庭。”
去年12月底,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全面整治荒山荒坡,梳理盘活撂荒地,对杨乐村14、18等社实施宜机化改造,采取黄金梨+蔬菜间作种植模式,发展500亩特色旅游观光农业。
目前已改造完成100亩地,种下2万余株黄金梨果树,其余400亩预计在本月底前建成,明年梨树就将试挂果,后年就能见到效益。
“结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我们采取“农户+公司+集体”模式,收益按5:4:1比例分成,这样更加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杨乐村党支部书记杨叶对今后发展充满希望,现在村里已经注册了11家农家乐,未来产业园也将发展到2000亩以上,并在黄金梨树下套种冬瓜、南瓜、辣椒等经济作物,亩产效益可达四五万元。
沿着杨乐坝徐徐前行,江边的各类蔬菜蓬勃生长,错落有致的农房干净整洁。长约3公里的滨江路,起于北门码头,止于象山花海,贯穿黄家坝湿地公园,沿线两岸风景秀美,两江交汇一步一景,不少游客和居民沿着步道悠闲地散步。
“滨江绿道修好后,我们休闲有了好去处,每天都要去散步健身。”今年76岁的象山村村民郑宗常说,现在农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家家户户种上了鲜花。我们也要倍加珍惜,把房前屋后的清洁搞干净,以后还可以发展农家乐接待游客,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杨乐村黄金梨+蔬菜基地产业园、象山村滨江路的建设,只是铜梁乡村振兴安居示范片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乡村振兴安居示范片涉及杨乐、龙泉、淘河、龙兴、象山5个村,将建设一条长约26公里的绿道环线,串联起杨乐坝、黄金梨基地、枇杷基地、安居古城、湿地公园、露营基地等多处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围合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充分展现“原乡风情·大美铜梁”。
去年以来,按照铜梁区委统一部署,在区内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安居镇合理规划调整示范片内产业,形成安居古城、国家级湿地、绿色生态蔬菜、特色生态水果、生态粮油、彩色苗圃为主的12个产业基地,共计10000余亩。
同时,推进8公里道路新建、改扩建、白改黑工程,贯穿区域农旅产业,形成大小环线。按照旅游景区标准,全域整治人居环境,对398户房屋院落进行风貌改造,提档升级22.8公里道路沿线绿化,加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在杨乐村、象山村各建一个乡村会客厅,着力打造生态一流、农业产业一流、示范效应一流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刘政宁、张德勇、陈庆)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