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找工作遇到困难,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哪些残疾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残疾人没有任何亲人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怎么办?除了公益帮扶,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是法律。
保障残疾人权益,从“法”开始。法律为残疾人保驾护航。从1991年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为基础、以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法治的阳光照亮了残疾人的生活,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平等参与社会事务。他们拼搏向上的身姿,活跃在残奥会赛场上,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在攀登科研高峰的征途上……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活出了精彩人生。
保障残疾人权益,有法可依之后还有有法必依。残疾人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十三五”时期,我国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不断推进,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600个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2318个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今后,我们要顺应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继续完善针对残疾人的制度设计,通过普法宣传等鼓励残疾人敢于维权、善于维权,让残疾人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律温暖,让他们维权有“门”也有效。同时,引导鼓励更多人投身于扶残助残工作中,让残疾人充分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今年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指出“提升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能力”。展望未来,残疾人事业需要不断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需要不断完善,我们要在全社会培育扶残助残意识,形成关爱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风尚,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受尊重、梦想更加灿烂。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