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国强:
用智慧农业做大产业
姜国强在基地查看蔬菜长势。(受访者供图)
5月13日,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雨后初晴。在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全国劳动模范、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合作社负责人姜国强通过分布在基地的传感器和视频设备,在数据中心查看基地的运营情况。
“目前基地内设有数据采集、数据设定和预警、自动化生产作业、病虫害收集和图像上传系统等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大棚里面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实现远程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诱导杀虫等操作。”姜国强说,在发展智慧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之前,他也走过不少“弯路”。
2010年,姜国强在金龙村成立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了萝卜、苦瓜、辣椒等蔬菜,却因缺少技术支持和对蔬菜市场的分析,第一年就亏损了10多万元。
直到2014年,合作社的发展才迎来转机。通过科学调研后,姜国强发现,金龙村的气候、土壤、海拔等环境因素适合种植西葫芦,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种植西葫芦的第一年,合作社就实现了盈利。
2015年,姜国强听说了一种名为“翡翠丝瓜”的丝瓜品种,不但具有美观的卖相,同时肉质爽滑细腻品质出众,深受许多餐饮酒楼的青睐。但同行告诉姜国强,受限于天气和土壤,在重庆地区无法种出“翡翠丝瓜”。
姜国强还是决定试一下,他从山东引进“翡翠丝瓜”种子。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和方法,成功研究出“丝瓜落蔓密植栽培方法”,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2017年,姜国强整合周边6家农业企业,成立了南川区农业创业联盟,对“翡翠丝瓜”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销售,同时解决周边农户135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务工收入达到每年1.5-2.8万元。
去年10月,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启动水果番茄智慧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专注于水果番茄和“翡翠丝瓜”种植。
目前该园区已种植40余亩水果番茄和30余亩“翡翠丝瓜”,通过精细化、精准化、可控化和数字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园区内水果番茄亩产量达8000-1.5万斤,亩产值在4.5万元以上;“翡翠丝瓜”亩产量达2.2万斤,亩产值在4万元以上。
“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中,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将进一步提升智慧农业园区的种植管护技术,实现对水果番茄大小、产量、害虫防治的预期化种植和管护,让水果番茄和‘翡翠丝瓜’达到工业化产品标准,助力乡村振兴。”姜国强说。 本报记者 苏畅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