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5月21日电 只有留住乡村人才,才能带领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渝北区洛碛镇进一步提炼“走出去、引进来”经验,拓宽“引才”渠道,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自2020年启动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以来,洛碛镇充分调研各村居本土人才务工、经商、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在掌握大家返乡工作、创业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召开“优秀本土人才座谈会”,通过细分文秘、电商、广告设计、财会、工程管理和乡村导游六大类别,招录本土人才。截至目前,已招录三期23人,并已有10人通过招考,进入该镇村社区干部序列。
针对录用的本土人才,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安排至各村挂职锻炼,并规定挂职锻炼时间为1年,对有想法有能力的创业人士,为其积极搭建创业平台、配合创业项目,引导其在巩固脱贫攻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参与社会管理上发挥作用。
同时,洛碛镇将其中两名电商、文秘专业的本土人才安排至沙湾村定向培养,另外两名导游、财会专业的安排至镇党群办、财政办挂职交流,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搭建好有利于人才建功立业的“软环境”。
要想留住人才,还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据悉,洛碛镇结合本地特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培训,因地制宜地提升乡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此外,由洛碛镇农业服务中心定期聘请农业、林业、渔业等科研人员,现场指导传授技术能力水平,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刘政宁、向璇)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