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区:做好山水文章 打造全域旅游

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加强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唱响“双竹连响之乡”“康养旅游胜地”名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全力做好山水文章。
传承经典 助力文化繁荣
4月19日,前锋区思源实验学校结合前锋区曲艺之乡开展活动,将曲艺艺术融入学校大课间,传承本地曲艺连响、四川盘子,培养学生对曲艺艺术的兴趣,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之花在校园尽情绽放。
据介绍,该校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盘子结合基本动作,与《三字经》编排成简单易学的校园大课间操。
近年来,前锋区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保护,结合国省曲艺之乡创建工作,成立了前锋区曲艺协会,吸纳正式会员50人,建立街道、村(社区)和学校曲艺表演队伍31支,参与人数超7000人,从文联到曲协,从专业团体到民间曲艺组织,形成了上下互动,良性发展的可喜局面。
目前,前锋区已建成曲艺公园1个、曲艺广场3个、曲艺大舞台9个、学校青少年曲艺传承基地6个,并配置曲艺器材道具7000余套(件),构建起覆盖区镇村三级的曲艺阵地网络。
同时,前锋区聚焦“红色前锋”“二次创业”等主题,深入挖掘宕渠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宕渠双竹连响成为广大社区坝坝舞的标配,萧家大院成为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基地。
农旅融合 发展乡村经济
4月20日,在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桃园基地,一个个毛茸茸、青绿色的小桃子挂在枝头。
会龙村结合村情实际,立足土地优势,将农产品种植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打造出一张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前来游玩,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
据悉,会龙村桃园基地现有挂果桃树1000余亩,目前已建设旅游骑游道4公里,旅游公厕2座,游乐园1处。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便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赏花,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等到桃子成熟,这里又将吸引许多游客前来采摘。从传统农业,衍生到赏花品果,到融合发展观光旅游业,再到以桃文化来发展产业,“桃花经济”的财富效益正不断放大。
在广兴镇桥角村,该村采用“支部+联合社+农户”的模式,通过租赁农户土地,种植了300余亩荷花,将赏花旅游与农副产品销售有机结合,出售莲子、莲心、荷花叶、荷花杆等农副产品,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村一特色”,前锋区结合特色农业,打造大美田园、大良田园等特色农业旅游项目,举办“桃花节”“李子节”“骑行游”等体验活动,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会龙村、高河村被授予广安市乡村文旅示范村;大良田园综合体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依托省级三星级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整合产业基地、村落民居和自然资源有机整合,打造成农旅融合典范。
康养旅游 做实特色产业
4月20日下午,走进前锋区欢喜坪度假区,一股清爽的空气迎面袭来。该景区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结合运动体验、养生度假等需求,打造成集生态观光、运动休闲、康养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目前,该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
前锋区着力打造“产业新城、康养前锋”工作要求,大力推动四方山康养旅游区建设,组建旅游综合配套及研学旅行工作专班,编制完成华蓥山康养旅游区总体规划、四方山康养旅游项目全域控制性规划和启动区详细规划,推动前锋区旅游高质高效发展。
此外,前锋区还将生态、文化、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该地海拔气候宜人居、泉水富锶益健康等优势,以“六区一院一园”为重点,打造华蓥山康养旅游区,唱响“康养旅游胜地”名片。
目前,四方山康养旅游项目已基本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养老服务中心,预计今年底具备接待能力。欢喜坪旅游度假区、奇幻谷森林乐园已成熟运营,成为重庆、广安、达州群众周末游玩打卡目的地。
接下来,前锋区将加快推进四方山康养旅游项目建设,与欢喜坪旅游度假区道路基本连通,形成旅游环线,为建设川东渝北重要康养旅游目的地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前锋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
- 人民网重庆4月29日电 4月29日上午9点45分,正在建设中的两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800千伏白江线、白浙线,在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上空同时完成带电跨越,这是重庆首次实现两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同步带电跨越。随着带电跨越施工作业顺利完成,±800千伏白江线重庆段全线贯通,不久后,白鹤滩水电站的清洁电能将经由这条特高压线路,源源不断输送至江苏。…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