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建設,下好規劃先手棋

賈豐豐

2021年03月22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農區有農區的美,牧區有牧區的好,關鍵是如何發揮各地農村發展的特色優勢,補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

  山巒連綿起伏,梯田層層疊疊,民居炊煙裊裊,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卡陽這個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的高原小山村風景如畫。在脫貧攻堅戰中,卡陽村憑借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發展鄉村旅游,變成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卡陽村的蛻變,成為青海省實施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農村不僅是農民群眾日常居住生活的空間場所,也寄托著現代文明的鄉愁,許多地方還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的重要部署。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我們要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合理確定村庄布局分類,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加強分類指導。在此過程中,科學規劃的作用不可低估。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隻有讓規劃走在建設前頭,才能彰顯各地特色,激發鄉村潛力,讓廣袤鄉野富起來、美起來。

  農區有農區的美,牧區有牧區的好,關鍵是如何發揮各地農村發展的特色優勢,補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2014年以來,青海省以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不斷改善人居環境,保護鄉村風貌。截至2020年底,全省5個村庄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23個村庄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黃南藏族自治州成功列為國家第一批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州。傳統鄉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一幅幅鄉村美景正在高原大地上徐徐展開。

  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鄉村建設規劃先行,必須堅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青海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據村庄自然稟賦和建設實際,分類型標准化高質量推進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這既是經驗,也是方向。從“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角度而言,鄉村建設規劃應與基礎設施建設、村容環境提升、建筑改造方案、文化特色景觀等結合起來,並將產業發展規劃、村庄空間布局等因素納入考慮范圍內。規劃應當在立足當前的同時考慮長遠,避免盲目的照抄照搬,減少不必要的大拆大建,杜絕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鄉村建設規劃也應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特別是村民與專家的想法。通過深入走訪,可以了解村民的實際需求和村庄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有助於調動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同時,鄉村建設規劃還要多聽取專家意見,在發掘當地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借鑒先進經驗,優化鄉村結構功能布局,為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產業、改善鄉村環境提供更多可能。此外,還要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鄉村建設規劃的全過程,特別是對濕地、河流、森林、水源地等重點區域,要在規劃中加強保護。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也要補齊短板,兼顧好“面子”與“裡子”,讓鄉村從裡到外都美起來。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下好科學規劃的先手棋,統籌利用各種資源,提升綜合效益,鄉村建設行動定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繪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畫卷。

  (作者為本報青海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19日 07 版)

(責編:蓋純、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圖片新聞

  • 重慶經開區這家企業 用"兩劑"解鎖新能源密碼重慶經開區這家企...
  •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重慶黔江:“挂壁...
  • 先睹為快 智博會上有這些“黑科技”先睹為快 智博會...
  • 重慶力爭年內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萬輛以上重慶力爭年內推廣...
  • 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倡導文明駕駛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 銅梁:蓮藕產業連成線 鄉村富起“一大片”銅梁:蓮藕產業連...
  • 劉寒同:17年堅守漁政執法崗 守好母親河劉寒同:17年堅...
  • 萬開雲同城化發展駛入“快車道”萬開雲同城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