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在柑橘園做直播。(受訪者供圖)
“直播間的朋友們,這是江津區石門鎮的‘清見’晚熟柑橘,是晚熟柑橘中品質最好的品種之一,皮薄果大,味道安逸得很!”5月17日,在江津區石門鎮李家村晚熟柑橘種植基地,周鴻舉著手機在直播間“吆喝”。
“我們為石門鎮的‘清見’晚熟柑橘直播帶貨了一周左右,成交金額已超過13萬元!”周鴻向重慶日報記者展示了她這幾天的帶貨成果——在直播平台的“生鮮果蔬爆款榜”上,石門“清見”晚熟柑橘排名第二。
周鴻是江津區李市鎮大橋村人,先后在大連、上海等地開過餐館,也做過酒店的餐飲經理。2013年,周鴻回鄉時看到過去成片的柑橘園閑置,心裡很不是滋味,決定回家開發荒廢的土地。
周鴻承包120畝土地創辦畫眉灣家庭農場,並在微信朋友圈用視頻和照片分享她在家鄉的生活。
“它的媽媽從小到大躲過了狗的侵襲,送走了黃鼠狼的騷擾。六個月的生長時間,每天天不黑不能回家,還要遭受大公雞的調戲,才孕育了雞蛋的形成……”
這是周鴻2015年3月份發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文字,並配有土雞蛋的圖片。一位在上海的朋友聯系上周鴻,說想購買土雞蛋。
“這是我在網上銷售的第一單!”經過溝通,周鴻以3元一枚的價格賣出了100枚土雞蛋。這個給了她巨大的信心:利用微信朋友圈做推廣。她以“羊兒山富硒土雞蛋”注冊了商標,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開始向周鴻飛來。
“以前是趕場天自己拿去市場賣,一塊多錢一個還不好賣。現在交給鴻姐,省心,價格還高很多。”大橋村村民丁象蓉很感謝周鴻。
2016年開始,周鴻會將平時拍攝的視頻發到網絡社交平台賬號上。一次,她在麻柳村拍藍莓採收的場面,突然爆出幾十萬的瀏覽量,這讓周鴻驚嘆互聯網的傳播影響力。隨后,周鴻注冊了“鴻姐的土貨”抖音直播號等多個社交平台直播號,以直播形式推廣家鄉農特產品。
目前,“鴻姐的土貨”抖音號已擁有20余萬粉絲,獲贊80余萬次,被評為字節跳動公司2019年度三農領域十大頭條號,周鴻也獲評“2019中國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重慶市創業之星”等榮譽稱號。通過直播帶貨,周鴻助銷新鮮橄欖50余萬斤、羊兒山土雞蛋近萬箱。在今年花椒採摘季期間,周鴻直播銷售江津花椒日均200單以上,銷售額突破20余萬元。
“手機就是我的新農具,直播就是我的新農活。”周鴻說,她以直播帶貨的方式,讓家鄉的玫瑰香李子、晚熟柑橘、九葉青花椒等土特產走向全國餐桌,這讓她很有成就感。
本報記者 蘇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