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生豬養殖。周華容攝
人民網重慶5月27日電 “打開在線監測系統,養殖信息就能一目了然。”在重慶市瀚禹晨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鄭許生向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反饋著智能化養殖給企業管理帶來的便利。
去年4月,鄭許生在墊江黃沙鎮先行先試,開展智能化生豬養殖,應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把數字化管理與豬場生產深度融合,成功建成了養殖信息採集管理系統、智能飼料飼喂稱重系統、豬舍環境控制系統、智能能耗監測系統,以及數字化管理平台等。順利實現了飼料氣動傳輸、喂料、環境控制、清洗消毒、污水處理等全自動。飼喂養殖勞動生產效率從每養1萬頭豬需5-6人提升到每養1萬頭豬隻需2-3人,生產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
鄭許生智能化生豬養殖的成功案例,是墊江縣全面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數字賦能鄉村發展
2020年以來,墊江縣依托全市首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的重要機遇,多場景、全產業開展試驗示范,強化農業大數據資源建設、運用和管理,為農業農村賦能。
優化頂層設計,構建數字鄉村雲平台。墊江縣依托中國農業大學墊江教授工作站,編制了《墊江縣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十四五”規劃》《墊江縣數字鄉村“十四五”規劃》《墊江縣數字鄉村發展總體規劃》,以頂層設計統攬數字鄉村雲平台,全覆蓋引導、收集、匯總縣域數字農業、數字鄉村智能化水平建設、提升,形成完善的縣域數字鄉村構架體系。
強化智力支撐,建立數字鄉村信息服務體系。為了破除數字鄉村建設缺乏智力支撐難題,墊江縣通過與中國農業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院校深度合作,成立了中國農大數字鄉村產業研究分院、重慶大學數字鄉村經濟研究院等合作機構,建起了自己的數字鄉村信息服務“智囊團”。
同時,通過提升改造益農信息社,協同新型經營體、農村電商人才等建立縣鄉村三級信息服務體系,解決了數字鄉村技術有人推廣、設備有人維護,數據“下得去上得來”的問題。
智慧引領鄉村振興
具體實踐中,墊江縣實施智慧農業示范項目,積極探索墊江晚柚新老果園生產數字化、生豬養殖智能化、現代園區農業管理智能化、水稻制種生產智能化、數字鄉村治理、數據金融、電商物流數字化等多個場景的試驗示范。利用衛星遙感、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和傳感、監控、無人機、精准氣象等設備,構建“天空地”服務、質量安全溯源、數字農業營銷、數字金融保險等科技應用體系。結合GIS技術,建成墊江縣域數字農業“一張圖”,推動農業生產智慧化、鄉村治理數字化、產品營銷電商化,推動“互聯網+”對農業產業全鏈條的滲透融合。
裝上智慧大腦的不僅局限於鄉村產業、治理、營銷等領域,對於生產安全、自然災害預警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打造智慧水利雲平台,賦能傳統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將水利設施建設、管理過程中的基礎數據集成在實景三維模型中,創新建立一個動態、立體、智能的水利生態監管系統,實現水文及水環境自動監測,水庫、閘泵等涉水工程遠程自動化控制﹔開展涉及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多方面的智能分析,提升水預測預報預警能力﹔實現水利業務應用系統的快速搭建提供規范、高效、豐富的功能及服務共享,建設起包含水質實驗室、防洪調度和預警中心銜接梁平、長壽、忠縣和四川鄰水、大竹的中小流域水安全調度中心,將應急預案電子信息化,提高應對災情的會商效率和應急處置的能力。
建立“互聯網+安全監管”平台,對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進行安全監管,在線了解一線安全生產狀況,防范化解安全風險,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發生。
截至目前,墊江縣已經成功引進允成科技、揚成科技、極目無人機、瞰天科技等10余家科技企業落戶墊江,開展成渝地區明月山綠色發展數字鄉村論壇2次,累計培訓培養科技人才40余名,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數字化生產、上雲上平台67家。(劉政寧、徐雯瑄、周華容)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