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1月11日电 11日,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接受人民网重庆频道专访时称,新的一年,江津将加快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尤其是要重点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江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十大亮点”
在过去一年中,江津区发展可谓硕果累累。程志毅称,2019年,预计江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迈入“1000亿俱乐部”,达到1025亿元,增长9%左右。该区加快了大数据促智能化速度,投资30亿元的“国家级建筑劳务产业园”落户江津,投资10亿元的紫光重庆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区域总部项目等扎实推进,全区数字化车间从2018年的4个增加到目前的14个,数量居全市前列。
同时,江津突出抓好消费品工业,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群发展迈出重要步伐,坚持打造“一桶健康油、一瓶调味品、一张生态纸、一瓶文化酒”等行业性集合品牌,发展清香型白酒、粮油食品、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消费品工业,推动消费品工业做大做强做优。2019年,预计江津区消费品规模工业产值达250亿元。
富硒产业发展也是江津亮点之一。江津用好用活“中国生态硒城”“中国富硒美食之乡”金字招牌,成功举办中国·重庆(江津)第二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一江津彩”品牌效应初显。
在坚定不移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道路上,江津区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双福片区、滨江新城和德感片区同城一体化步伐加快,各区域各展其长、协同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
去年,江津区还全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开放发展跑出“加速度”,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65亿元,增长51.6%。
去年,江津区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持续擦亮文旅融合“江津品牌”;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江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全区贫困发生率降至0.01%;突出“开门抓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今年,江津区将稳中求进,乘胜追击,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程志毅提到,今年,江津区将聚焦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融城同城提质”,加快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围绕“四面山水·人文江津”形象定位,加快发展文旅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释放内需增长潜力;突出对外开放,扛好重庆南部开放大旗;坚持精准施策,打好“三大攻坚战”。
美丽江津城。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高质量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声落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江津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程志毅说,江津区初步研究确立了“坚持一体化,融入主城区,服务渝川黔,打造新支点”发展方向,致力把江津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
为此,江津区着力加快融城通道建设。按照2021年9月建成通车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建设。
此外,江津区正在加快推进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渝昆高铁、合璧津高速等建设,渝贵高铁也已进入前期研究阶段。
同时,江津将与周边地区合作,大力推进跨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争取渝泸北线高速公路早日动工,推进重庆-赤水-叙永高速规划建设,联合推进渝昆高铁建设,推动区域交通监测、预警、保障一体化,推进区域“水公铁”多式联运发展。
在成渝产业协作方面,江津将渝川黔三省市旅游主管部门联合修订《川黔渝“金三角”旅游规划》;发挥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江津德感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和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等的辐射带动作用,合作建立大宗农产品、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打造“种+加+销+运”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着力引导川渝先进制造业的协作布局、适度错位互补和特色化发展;增强成渝城市群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节点城市的产业发展功能;推动区域创新合作,推进科研机构、科创资源的深化交流、共建共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移转化到川渝毗邻地区;发挥泸州自贸区、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功能,共同融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打造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一体化开放体系。
同时,江津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巩固提升川渝毗邻地区流域环境联防联治工作,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同呼吁加强对长江上游、特别是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并加强上中下游开发地区、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横向生态补偿。
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江津区未来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推动江津消费品工业发展,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程志毅说。
具体而言,江津将全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食品示范基地、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和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在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食品示范基地中,江津将重点发展食用油和食品制造。在小曲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中,在白酒方面将以“振兴渝酒”为目标,以江小白为龙头,打造重庆酒城,将白沙建设成为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优势产区,并发展标准化本地高粱10万亩,提升白酒原料本地化比例。同时,推进科普研学、情景餐饮、文化展示等项目,开展主题活动,建设酒博物馆、高粱博物馆等带动酒庄酒及周边文化产品销售,实现工农文旅产业的协调发展。而在果酒、威士忌、米酒、配制酒、饮料方面将进一步丰富酒类产品,依托并共享江小白在技术研发、品牌创意、包装生产、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项目入驻,形成重庆地区最大的酒类产业园。
在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中,江津将做精做强存量企业,延长并深化产业链条,并通过“互联网+”和“文创+”方式推动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
在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中,江津将向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领域转产发展,培育一批智能和高端消费精品,引进高端家具制造商,引导传统家居行业智能化发展,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在西南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中,江津将重视花椒及副产物加工,畜禽及蛋类加工和果蔬茶加工。
如何实现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
据了解,江津将发挥各工业园和相关镇街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大园区。同时,组建全区消费品工业招商团队,开展大招商。
江津区还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多元创新之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重大新产品开发,促进科技成果本土转化。
此外,江津区将创建大品牌,实现大开放,建设大市场,促进大转型。
“到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并培育2-3个百亿级龙头企业,10个十亿级带动性企业,形成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建成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即十四五末,全区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力争达到1000亿元,各项质量效益指标在重庆全面领先,消费品工业将成为江津工业经济第一支柱产业。”程志毅说。(刘政宁、谢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