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民网战“疫”人:我们在全国各地战“疫”守家

2020年04月14日14:2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龚莎

 

龚莎与同事们合影

上海频道龚莎:记者是一份用别人的故事书写自己人生的职业

从1月23日小年夜开始,龚莎先后采访了三个集中隔离点,四次采访发热门诊,三次采访车站机场集中送行,采访了九家医院及上海市公卫中心,参加了十余场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先后撰写稿件101篇,期间还参与了9次总网现场连线直播。龚莎参与采写的《小年夜逆行武汉》等原创稿件多次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官方微博采用。

Q1、您是从哪天开始投入疫情一线报道的?

龚莎:1月23日小年夜,我还在整理上海两会的一些采访材料,顺便一边整理下个月中旬陪父母去北欧的行李。因为我不是上海本地人,和父母总是聚少离多,上一次陪父母出游还是五年前,本来是定在1月初的出行,因为上海两会推迟了行程。

傍晚六点多左右,我收到编辑部主任的信息,希望我跟进一下上海的疫情相关情况。于是我汇总了几家已经派医疗专家团队前往武汉的医院的信息,做了第一篇关于疫情的报道。

1月26日大年初二那天,我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一线进行采访:上午是闵行区的一家集中隔离酒店,中午是五十公里开外外高桥的一家集中隔离酒店,下午采访了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晚上参加在上海市疾控中心举行的第一场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发布会。

Q2、这次参与疫情报道,有没有哪次经历让您特别难忘?在您采访过的诸多人和事中,让您印象最深或者最感动的是什么?

龚莎:感动的细节太多了,在发热门诊穿着防护服每天坚守12小时的95后护士每天吃饭上厕所都集中在特定的半小时内,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被称为临时妈妈的护士长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还在不停回复手机上每个孩子父母的信息,每天连轴转的张文宏教授永不消失的黑眼圈......到过一线,知道一线时刻都在发生催泪的故事。

半个多月的采访与写稿,看了很多一线的故事,有一封信一直萦绕在我心头。那是一封农民老爸给上海市六院护士女儿写的一封信,全篇字数不多,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读到了一位老父亲对女儿的牵挂,读到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下,身处最底层的人最质朴的情感。

 

“工作八年,回家八次,陪伴我们的日子加在一起还不足二十天。不多说了。”不禁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在年初一也跟我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之后的日子,也不知道你能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有没有两个月”。父母对我的工作一直都很支持,但就像这位写信的老父亲一样,儿女在哪,父母的思念就到哪。

Q3、这次经历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得到了哪些收获与成长?

龚莎:从1月23日到2月9日,18天没日没夜的采访与写稿,去过多次发热门诊、疾控中心、公卫中心、多家医院还有机场和火车站,虽然经常忙到不记得日子,但却觉得很幸运自己可以参与这次疫情的报道。可以将最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让受众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有效的信息,我觉得我熬得每一个夜都是值得的。

一次采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过程中,院长的一句话让我瞬间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他说:“在这次战‘疫’过程中,媒体在辟谣和消除民众恐慌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很多专业的科普知识,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由于媒体的传播,才能把属于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如此被需要与被肯定,这是比任何嘉奖都值得炫耀的心灵勋章。

Q4、疫情平复之后,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龚莎:一场无情的天灾,似乎释放了每一份含蓄的思念与牵挂。这次疫情之后,我想补一个北欧行给我父母,多抽空陪陪他们吧。

Q5、经过此次战疫报道,您如何评价自己的职业?

龚莎:记者是一份用别人的故事书写自己人生的职业。虽然都是在用笔触报道他人,但是却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历,这些经历或许一时还未被解封,但在时间的催化下,会变得深刻而优雅。

(责编:秦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