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民法典百人宣讲团”开启首场院坝宣讲

2020年06月06日08:18  来源:重庆日报网
 

  编者按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为学习好、宣传好这部法典,西南政法大学成立了“民法典百人宣讲团”。目前,宣讲团已启动线上的公益宣讲,并将针对政府机关、微型企业、社区居民等不同的受众,开展不同类型的公益讲座,同时还将联合全国52个校友分会在全国进行宣讲。重庆日报特推出“让民法典家喻户晓”栏目,全媒体融合报道民法典的宣讲。

  本报讯 (记者 李星婷)6月5日,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百人宣讲团”走进武隆区后坪乡天池苗寨,这是宣讲团进行的首场院坝宣讲。宣讲团成员用丰富生动的实例为村民讲解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

  “快起床啰,来听民法典的宣讲啰!”6月5日早上8点多,武隆后坪乡乡长刘家海往天池苗寨坝子里一站,拿着大喇叭吆喝起来。

  周明跃家的媳妇、拄着拐杖的侯光山、86岁的谭兴文……不一会,几十位村民陆续带着板凳来了,围着讲桌坐了几圈。

  开讲的是西政民商法学院年轻讲师郑志峰。30出头的他,擅长以实例讲解法律条规,讲课幽默生动。

  “坐在前排的这位大爷,你叫什么名字?”

  “赵云。这名字好!跟三国里的一位名将名字一样,有没有人要求你改名?”

  “对!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原则情况下,别人不能要求你改名,这是你的姓名权。”

  从一个人的姓名权开始,郑志峰告诉大家,民法典赋予大家很多权利,如财产权、婚姻权、继承权、知情权等,“民法典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从一个人的出生到死亡都做了周全的利益保障,保护着大家。”

  后坪乡距离武隆城区60多公里,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也是西政“法治扶贫”的定点乡。“全乡总共6个村、1935户,户籍人口7654人,常住人口4800多人。”刘家海介绍,乡里常见的有土地、债务、财产、赡养等方面的纠纷。

  郑志峰从这些与村民切实相关的问题入手,一个个为大家解析民法典。如父母和子女之间,具有抚养和赡养的义务;国家规定结婚须达到法定年龄,办了喜酒没有扯结婚证的“婚姻”不受法律保护;在外打工、读书的子女,同样享有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等等。

  对于邻里之间的纠纷,郑志峰告诉大家,除了明确的法律约束,还应遵循公序良俗的原则。比如,别人家的鸡跑到自家来了,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房屋建筑等若稍有争执,古时便有“让他三尺有何妨”的“六尺巷”故事,乡风和谐、家庭团结,大家才能把日子越过越美。

  “婚前隐瞒重大疾病要不得哦!女方知道了可以在一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外孙子女等属于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有抚养和赡养义务。”……听完这堂院坝“公开课”,村民纷纷感叹,自己懂了很多法律知识。

  “后坪乡位于武隆、彭水、石柱三县交界处,正是脱贫攻坚打硬仗的时候。”刘家海告诉记者,西政宣讲团将普法讲座开到院坝里,把法律知识送到村里,让老百姓懂法讲法,有利于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