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55万元只上了一半课 预付消费“坑”太深

2020年06月09日08:19  来源:重庆商报
 

学员家长预交的培训费收据 记者 郑三波 摄

大门紧闭的美克美拓教育 记者 郑三波 摄

  这几天,家住渝北区中央公园的王女士忧心忡忡,为了培养7岁儿子的专注力,她花2.55万元让儿子去重庆美克美拓教育学习注意力、记忆力。不料课程上到一半,重庆美克美拓教育却因经营不善停业,200多名家长预存的1至4万元培训费无法退还。

  无独有偶,今年5月,淘小渔亲子游泳俱乐部也因经营不善停业,造成250余位家长预存的约300万元左右的培训费无法退还。

  “先存钱,后消费”风险高,为什么还会有这样多的家长愿意交钱呢?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经营者推出预存式消费模式,并根据办卡预存金额给予相应的折扣幅度,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

  员工发帖 声称老板不见了

  “如果不是美克美拓的员工发帖说老板不见了,我们还被蒙在鼓里。”6月8日,王女士告诉商报记者,她是去年4月在重庆美克美拓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美克美拓教育)预存了2.55万元,买了课程共120节,到目前只学了58节课,还有近一半没有学,“现在至少损失了一大半。”

  记者来到渝北区金开大道爱琴海购物公园玫瑰天街A区2楼的校区看到,重庆美克美拓教育大门紧闭,门上贴着放假通知,通知上说1月22日至2月1日放假,2月2日恢复上课。

  多名家长来到该公司的办公地点,希望能等到老板出面解决问题。“我预存了4.3万元,也只学了一半课程,培训费还剩一大半。”“我预存了3.33万元,还有2万多元的课程。”……

  “因疫情原因,大家都知道要晚一点复工,都没有去关注学校的事。到了5月中旬,重庆美克美拓教育的员工发帖说老板不见了,我们赶到学校发现,很多教学教具也同时都不见了,学校负责人的电话也打不通。”王女士说,学校在渝中区龙湖时代天街C馆L5还有一个校区,家长又来到该校区,发现大门同样紧闭,也已人去楼空。

  发帖员工表示,她承诺以下情况均属实,该公司有员工50余人,均被老板拖欠工资,数额达30万元左右,学员约200人,剩余学费约200万元。

  “2月至5月16日期间,我和同事多次与公司法人代表、校区负责人联系,他们均以公司账面没钱为由,一直拖欠着我们的工资。”该发帖员工说,4月20日,她向渝中区劳动监察大队提起诉讼,劳动局的工作人员从中积极协调,并在当天就和法人代表陈某取得联系。陈某表示,“目前公司无法复工,无法发工资,公司会在复工时发放工资,时间大概在5月份。而到了5月17日上午,公司却突然解散了钉钉群,并删除了家长群,随后老板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5月底,多名家长找到了重庆美克美拓教育股东余明霆,并将其扭送到派出所。“他开的宝马,住的是别墅,却说没有钱。”王女士说,多名家长在派出所一直守到他出来解决问题,但他却依然表示没有钱。

  最后,重庆美克美拓教育法人代表陈煜林来到派出所,仍然表示没有钱,让大家起诉他。“他这是在耍赖,而且从开始就没有退钱的打算。”王女士说,该公司在疫情期间就已退了租,并解散了群,转移了财产,账面上确实没钱,陈煜林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的名下没有任何财产,目的就是让他们拿不到退款。

  提前破产申请 家长不知原由

  而市民姚女士的遭遇,也和王女士大同小异,维权之路异常艰辛。

  姚女士介绍,今年春节的时候,淘小渔亲子游泳俱乐部(以下简称淘小渔)搞促销,预存金额越多,优惠力度越大。“我预存了2.5万元,共96节课,另外赠送10节课。到目前为止,孩子只学了几节课,这2.5万元钱估计要打水漂。”另一名家长则表示,她预存了1.3万元,连一节课都还没去上,淘小渔就停业了,想起更让人郁闷。

  据了解,淘小渔由重庆爱科思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爱科思乐)运营。该公司先后在北部新区和南岸区开设了两家店,主要经营儿童亲子游泳,法人代表为夏德湘,实际负责人是夏晓曼。5年来,淘小渔共招收了约1400名0到6岁儿童进行亲子游泳培训,每人单次缴纳的学费在5000元至两万余元不等。

  今年5月18日,淘小渔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向家长说明此事。直到淘小渔提交破产申请后,家长们才陆续知道。记者调查获悉,淘小渔的经营状况自2019年就已开始恶化,仅人和店至今拖欠租金物管费用就达20余万元,金辉店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淘小渔在明知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2019年年底至2020年春节前的两个月时间内,以来年即将大幅度涨价为由,进行了一波大力度促销。据不完全统计,250余位会员家长先后已向淘小渔缴纳预存费用共计约690万元,至少有近半课时未使用,剩余课时费保守估计在300万元左右。在春节前的这次促销中,就有33位家长缴纳了共计442693元的培训费用。

  调查

  打折促销 预存金额越多越优惠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去缴纳培训费时工作人员告诉她,预存培训费越多,优惠幅度越大。她于是预存了2.55万元,买了120节课程,“听说预存金额最高的是4.3万元,共买了200节课程。”

  33位家长在淘小渔春节搞促销中,共预存了442693元费用,他们就是冲着促销打折而预存的培训费,对方同样是声称预存金额越多优惠幅度越大。“他们给我说,存一万多元就送10节课,相当于8折,见折扣诱人,结果我手一抖就刷了1.3万元。”一名家长如是告诉记者。

  市民黄女士对预存卡情有独钟。去年8月,黄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经过一家游乐场时,儿子哭着闹着要进去玩。“玩一次是50元,但是充300元可以送100元,充500元送300元,每周会员日还能享受半价优惠。”黄女士说,看到优惠力度这么大,她毫不犹豫地就花500元办理了一张会员卡。没想到儿子去游乐场玩三次后,就不再新鲜了。今年六一儿童节带他去玩,进去十分钟就嚷着出来。现在这张会员卡“躺”在家里,处于“休眠”状态。

  “2015年,我们楼下旁边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促销力度很大,充200元送50元,充500元送200元,充1000元送1000元。”龙湖源著业主闫先生说,想到自己要经常剪发,于是充了1000元。结果只用了一半,卡里还有500元,这家美容美发店就在2018年底突然停业了,让他白白损失了500元。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消费类的门店都推出了预存消费金额的模式:火锅店预存消费金额,每次消费打8折;洗车场预存消费金额,每次优惠5元等。虽然明知预存消费金额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不少消费者依然会选择预存模式。

  市消协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消费者是冲着优惠去预存消费,但自己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去消费吗?“这些人更多的是冲动型消费,目的是图便宜,其中以盲目办卡者居多。”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预存消费存风险高,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受商家财务、经营状况的影响,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从消费者角度,他们不建议市民进行预存消费。

  预存消费 锁定消费者回笼资金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消费者得到更大的优惠,各种预存消费模式盛行的原因还在于经营者办卡消费可以让商家快速回笼资金,得到固定的消费群体。

  在巴南区龙洲湾开餐厅的周红告诉记者,她的店不大,只有100多平方米,经营了四五年,有一些老顾客。为了抓住老顾客,同时开拓新的消费群体,2019年五一节,她推出了各种优惠促销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预存500元,打9折,预存1000元打8折,预存2000元打7折。“前前后后收到预存款15万元左右,多亏了这15万元,才让我渡过了这次疫情难关。”周红说,餐厅恢复营业后,如今已经慢慢恢复了人气。

  重庆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骆东奇教授表示,预存消费不但可以锁定消费者,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预存卡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商家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筹集资金,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所以,预付卡消费如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营销模式。

  “预存消费因有很大的优惠力度,对市民也有利,如果合法经营,本来是一种双赢的消费模式。”骆东奇说,但如果遇到不诚信的商家,消费者就将遭受重大损失。

  建议

  最好推行预存卡报备制 规范预存卡范围和金额

  为何推出预付消费的商家频频停止经营呢?骆东奇认为,这里面有监管不到位、缺乏管理,以及违法成本低等原因。

  市消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预存卡属于先付款后消费,消费者一旦把钱交给商家,就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后期消费中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市消协提醒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大额预存消费卡。

  “我们一直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一次性预存充值过多金额,以免商家停业走人、携款潜逃导致损失。”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因此,预存钱后不仅要签订合同,还要保存发票证据,以便以后维权;在持卡消费时,若发现商家存在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

  “我认为要规范预存卡的范围和预存的金额。”骆东奇说,比如商家要发行预存卡,需要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备,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同时规范预存卡的预存金额,一张预存卡最高不能超过多少钱。这样一来,既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损失风险,而商家也抓住了老顾客,开发了新消费群体,同样是双赢。

  重庆豪文律师事务所主任蒋希文说,对于商家失信的行为,如果是由于经营不善停业,商家要负担民事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可对商家进行处罚;如果商家带有主观恶意,存在蓄意敛财,比如趁机搞促销吸纳资金卷款走人等,这样商家就涉嫌诈骗,要负刑事责任。

  “由于消费者对预存消费的防范意识不强,造成商家钻法律漏洞,有的起诉困难,有的诉讼周期较长,很多消费者都耗不起。”蒋希文说,从目前的一些预付卡消费纠纷来看,一般预付卡消费金额多在几百元到几千元,在店家卷款消失后,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忍气吞声,很少有人一追到底。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郑三波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