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嗖……啪!”“轰轰轰轰……”在共庆新春佳节、共享阖家团圆之际,一些地方烟花爆竹燃放有所回潮。除夕夜,爆竹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半夜。初一、初二晚上,烟花爆竹声仍不绝于耳。根据环境质量监测,不少地方出现PM2.5浓度快速上升,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的情况。
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污染的短时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市区,在大气扩散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加剧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有害。尽管多地都出台了烟花爆竹禁限放规定,但燃放量依然不可忽视。
过大年需要浓浓的年味。在过去,燃放烟花爆竹是营造年味不可或缺的内容。可问题是,年味有了,环境却受到影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非常不利,这样的年味,代价太大。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由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节日期间禁放或少放烟花爆竹,正在逐渐成为共识。
让年味中多些“环保味”,是与时俱进的选择。禁放烟花爆竹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发展,燃放烟花爆竹的民俗也有必要进行变革。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应依法严格管理。人们应在许可的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在禁放区域有关部门要扎实落实禁放措施,防止形成“破窗效应”。
年味,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文化的丰富多彩。比起烟尘呛人、碎屑遍地,蓝天下的一幅幅欢乐祥和的幸福画面,更能体现新年新气象。过一个安全、祥和、绿色、健康春节,幸福感一点也不会少;加了“环保味”,我们的年味一点也不会淡。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