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鹿鸣、茨竹…重庆这些优雅地名你可知道

2021年03月15日07:19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重庆发布消息,有人说,重庆地名都是“坡、坎、沟、桥、坝、山、坑、凼”。

  然而,栖霞、白沙、鹿鸣、茨竹、来苏、来仪……这些犹如春风拂面般优雅的地名,也来自重庆。

  《山与城》第80期,让我们在这春意盎然之中,感受这些充满诗意的名字背后故事。

渝北茨竹镇  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政府供图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鹿鸣乡、鹿鸣岩、鹿鸣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提及“鹿鸣”一词,你是否也想起了《诗经》里这首清新质朴的《小雅·鹿鸣》?重庆有多个以“鹿鸣”命名的地名,璧山有鹿鸣场,丰都有鹿鸣岩,云阳、涪陵、开州都有鹿鸣村。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彭水县的鹿鸣乡。彭水县委宣传部资料显示,这里因“境内山林曾有很多野鹿,每得食而相呼,取其恩义之意”而得名。

  在鹿鸣乡深处,藏着著名的“蒙古村”——向家村。三百多年来,蒙古族谭、张二姓族人聚居于此,生息繁衍至今,彼此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鹿鸣乡景色  图:微播彭水

  云阳有“栖霞”

  秦末名士隐居之地

  在重庆云阳,有这样一个名字和风景一样优美的地方——云阳栖霞镇

  栖霞镇位于云阳地域的中心,处于长江北岸,与水磨乡隔江相望,是奉节、巫溪、巫山去往中心城区的要道。

  栖霞镇因当地著名景点栖霞宫而得名。云阳县文化旅游委资料显示,栖霞宫位于云阳县栖霞镇原金鸡村界内的高山之巅,海拔900米,距云阳新县城23公里。明嘉靖《云阳县志》记载,秦末名士扶嘉曾隐居于此。

  虽历经岁月,这里的自然景观依然保持完好,古木参天。

栖霞镇风光  云阳县文化旅游委供图

  长江之滨的“白沙”

  小镇故事多

  “ 蓝天白云,水清沙白……”这是小猪麦兜在动漫里的经典台词。在重庆,有这样一个“以江岸河沙在阳光下呈白色得名”的历史名镇,即江津白沙镇

  白沙镇地处重庆西南长江之滨,有千年历史。幅员面积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抗战时期,这里与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享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等盛誉。

  白沙镇至今保留明清以来完好历史街区约8.5公里,当地资料显示,自2006年至今,有140多部影视剧在白沙取景拍摄。

白沙古镇  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历史悠久的白沙镇也留下了诸多名人的过往足迹,当地著名的聚奎中学拥有一百多年历史,自建校以来培养了近十万学子,杰出校友包括著名爱国诗人吴芳吉、国画家张采芹、巴蜀史学家邓少琴、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等等。

  “来苏”和“来仪”

  苏东坡曾到此一游

  在《书经.仲虺之诰》中,“来苏”意指百姓获得困苦之解脱与苏息;在《尚书·益稷》中,“来仪”则意指古时吉祥的征兆。

  来苏镇位于永川西南部,而来仪乡于1992年并入其中,现是来苏镇的重要场镇之一。“来苏”一名的由来,与著名诗人苏东坡有关——据清乾隆《永川县志》载:“永川有镇,名曰‘来苏’,东坡曾游历至此,因名。”

  作为川渝两地交汇的重要廊道,这一地区文化底蕴深厚、风景怡人,自然人文景观有永川古“昌州八景”之一的梳妆台,文物价值极高的明代斜塔,重庆规模最大的清代崖居群等,连枪、花船、高跷已被列入永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苏镇风光  永川区来苏镇人民政府供图

  因竹得名的“茨竹”

  万亩梨花正盛开

  古人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重庆渝北最北端,有这样一个因竹而得名的地方——茨竹镇

  茨竹镇原名回龙场,始建于清初,有300多年历史。境内外多生“茨竹”,奇茂壮观,因而得名。

放牛坪景区风光  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政府供图

  茨竹镇建有万亩梨园以及1200亩高山蓝莓等农产业基地,有国家级3A级景区——放牛坪景区、十里荷花走廊等景点。

  “目前正是放牛坪漫山胜雪的梨花海洋盛开的时候。”茨竹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茨竹镇相继举办梨花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吸引了诸多市民前来打卡游玩。

  来源:重庆发布

(责编:秦洁、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头图推荐

  • 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 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车队虚拟世界“过招”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
  • “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 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两成 产能翻一番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
  • 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喜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

图片新闻

  • 重庆经开区这家企业 用"两剂"解锁新能源密码重庆经开区这家企...
  •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重庆黔江:“挂壁...
  • 先睹为快 智博会上有这些“黑科技”先睹为快 智博会...
  • 重庆力争年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重庆力争年内推广...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