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城口县委员会:
党建引领党员带头 深度贫困县摘掉贫困帽
城口县城鸟瞰。通讯员 谢险峰 摄/视觉重庆
3月18日,在城口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该县宣告于去年摆脱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并制定了未来工作计划。
城口曾被形容为“汉人居住最落后的地方”、重庆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在中共城口县委的带领下,全县4.4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并于去年2月正式退出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今年2月25日,中共城口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我们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员干部在一线与群众共同破解‘脱贫密码’。”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说。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需要党员带头冲在一线。
几年前,谭天平被任命为周溪乡鹿坪村“第一书记”时,不少鹿坪人对脱贫致富充满疑虑。他上任后,以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将全村分为27个小组,发动党员带头开展“互帮、互学、互管”的互助模式,让鹿坪村顺利脱贫。
近年来,城口县建立起“双组长+指挥长+乡镇指挥部+村指挥所+帮扶责任”的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和责任体系,层层压实攻坚责任;选拔22名部门正副职任乡镇正职,选拔200余名优秀干部、年轻干部到脱贫一线,尽锐出战;创新落实干部对1253个农村网格的结对帮扶责任,让全县干群同心攻坚克难。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需要找准“穷根”精准施策。
城口县委对全县贫困状况进行摸排,发现交通闭塞是致贫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该县不断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补短板,去年公路总里程已达4400公里,成为当地“产业路”。
依托“产业路”,城口探索“基地+企业+农户+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起了“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中蜂百花蜜,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的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并发展生态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鸡鸣乡茶坪村海拔800多米。由于交通不便,这里一直难以发展起有带动能力的产业。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了2018年,该村有了香菇基地、山地鸡育种场,带动200余户村民就地增收。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需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明通镇白台村村民安华一家,因病、因学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他种植了10亩木瓜,又通过培训学会了开挖掘机,日子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他和镇里另外56户一起主动申请脱贫摘帽。
在脱贫攻坚战中,城口县委坚持志智双扶,开展深化理论政策进农家“扶思想”、典型示范进农家“扶志气”等“六进六扶”精神扶贫行动,建立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204个,开展志智双扶志愿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万余场,评选表彰“脱贫致富光荣户”1612户,孝老爱亲和致富能手等典型600余人……这些举措激发了大家“生活不等不靠,幸福自己创造”的脱贫致富信念,全县有400余户主动申请“脱贫摘帽”。
本报记者 罗芸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