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4月9日电 近日,对于冯小阳来说,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饲养了180天的生猪终于可以出栏了,同时达到出栏标准的有210头,初步估算他可以获得近10万元的代养费。
冯小阳的生猪养殖场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横山村,共2个养殖单元,全面达产后,年出栏生猪2500头,辐射太龙镇仙鹤村和万丰村集体经济。去年9月经过验收投入运行,成为万州区最早一批建成投产的大规模生态养殖场。
“95公斤,90公斤……”来自德康的运输车经过层层消杀抵达生态养殖场的出口通道,一条条干净的生态猪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经过称重、套上防疫耳环等程序,从搭建的通道中直达运输车上。
冯小阳生猪养殖场这批出栏的生猪,正是来源于万州“双百亿”工程的实施。2018年以来,万州区因势利导,高位推动百万亩经果林、百万头生态猪“双百亿”工程。经过全区上下的勠力同心,“百万头生猪项目”从无到有、次第开花。
冯小阳生态猪养殖场作为全区生态猪养殖场规模化建设后最早竣工的一批,2020年,与万州德康集团签订代养协议,按照‘统一规范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生产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回收销售六个统一原则,德康公司负责向养殖业主提供种猪、物料、流动资金及技术,回收养殖场的商品猪,并支付代养费。家庭农场需提供场地和饲养工人。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场采取“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养殖粪污“零排放”,将饮用剩水进行收集循环利用,粪便加工发酵制作有机肥料,滋养养殖场周边的柠檬和柑橘园,形成养殖业与种植业结合,立体农业轮回链条。“根据目前的行情来说,一头猪能收到400元-700元的代养费。让我看到了养殖生态猪的希望,也给我们养殖业主吃了一颗定心丸,照这样下去有干头。”首次尝试生猪代养模式的冯小阳难掩喜悦。在他的养殖场里,待出栏的还有1200头商品猪,按照每22天就可出栏一批计算,三个月时间这批生态猪就可全部出栏,同时,新繁殖小猪们也在陆续长大,实现了养殖场内部循环。
据了解,万州区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是农业农村部“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也是重庆市有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5家生猪养殖场、250个养殖单元实现关猪,预计到今年6月底,全区86家养殖场、800个养殖单元将投入生产运行,全面达产后,将新增生猪产能100万头。(刘政宁、黄亚辉、应凤林)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