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主办,科学出版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忠县中坝》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科学出版社文津厅召开。这意味着忠县中坝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首次全面系统亮相。
据了解,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大型丛书全面记录了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三峡地区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忠县中坝》全四册共390余万字,是迄今出版的“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丛书中体量最大的一部考古发掘专题报告。该书对忠县中坝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代、汉代、两晋南朝、隋唐、宋元及明清遗存进行归纳、总结与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地质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重点总结了三峡渝东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文化特点。
据了解,忠县中坝遗址是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最重要的遗址之一,经过1997-2002年6个年度的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研究成果。中坝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三峡库区堆积最厚的文化层(深12.5米),延续时间长约5000年,文化信息的蕴含量难以估量,被誉为“大地史书”。遗址发现房址、灰坑、墓葬、窑、作坊、卤水池、盐灶、路面、活动面等各类遗迹数千处,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铁器、瓷器等小件或标本20余万件。
据悉,“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大型丛书是目前国内出版时间最长、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考古类图书。科学出版社从2001年出版此丛书甲种第一号至今已20年,已出版66种81册,6420余万字,预计整套丛书全部出版后将达到100余种。(记者 赵迎昭)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