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中茧化蝶 重庆首个公租房小区成居民幸福大家庭

2021年04月26日16:58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人民网重庆4月26日电 文艺作品中,不少主角奋斗的目标就是能在自己向往的地方拥有一个“家”,这个“家”的概念,不仅包括了房子,还有生活的状态,相处的人……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民心佳园,有“青少年之家”“心理之家”等形形色色的“家”,还有“幸福来毃门”“刘嬢嬢爱心厨房”“孤岛有医”“社亲计划”和邻里“楼层互助”等与“家”有关的志愿者项目或组织。

  这些公益项目都是民心佳园志愿者根据邻里之间实际需求的自发行为而逐渐完善出来的,把民心佳园逐渐成长为城市中让人留恋的“家”。

民心佳园社区首批居民签约。 金山街道供图

  “大忙人”王婆婆

  早高峰,王开云在公交车站,指着有序排队上车的人群说:“现在大家都守规矩,我这个文明劝导员也可以光荣‘退休’了。”

  今年81岁的王开云是民心佳园小区的第一批住户,也是小区的第一批注册志愿者和小区住户公认的“大忙人”。“我是退休工人,以前一家三代人住上清寺的一室一厅老房子里,民心佳园摇号的时候,社区的工作人员帮我报了个名,没想到就摇上了。”王开云说。

  王开云还记得,她刚住进来时候,小区公交站还较少,很多上班族为了赶时间,上公交车时不喜欢排队。“当时我觉得这样不好,自己恰好又有点时间,就每天在车站劝那些年轻人排队。”王开云说。

  让王开云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念头和自发的行动,让她在71岁的时候成了民心佳园小区的第一位文明劝导员,并开启了往后的志愿者生涯。

  “小区刚刚成立,王婆婆就和几个热心的伙伴主动牵头成立了小区的志愿者队伍,义务参与小区居民服务,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民心佳园一社区书记马琴介绍,民心佳园作为重庆首个公租房小区,在初期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公共设施和管理服务机制还有很多没到位,王开云带头后,小区的一些热心住户也自发组织起来,义务为小区其他住户或公共事务提供帮助。

王开云与交通劝导员一起维护交通秩序。 金山街道供图

  烟火气中茧化蝶

  王开云觉得,她在民心佳园所做的事情,也只是她作为一个老重庆人习惯的延续。“谁家有个困难,邻居帮忙搭把手,邻居之间多走动聊天,是很正常的事情。”王开云说。

  循着年轻时邻里温情,王开云会义务到车站维护秩序,陪小区中的老人聊天,帮一些自理能力不足的老人打扫清洁、洗被子、买菜做饭,也会在一些租户搬家的时候,前去询问有没有不要的旧家具,然后在那些不要的旧家具中挑选些还能用的,联系其他志愿者搬到有需求的邻居家里。

  因为这些“老习惯”,王开云被评为2012年重庆市优秀志愿者和重庆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因为一个又一个像王开云一样带着“老习惯”入住民心佳园的新老重庆人,民心佳园从最开始不到2万人的社区,一步步成长成为规模接近6万人的大型社区。王开云与伙伴们自发的志愿行为,则被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专业公益组织记录整理,慢慢发展成了一个个公益品牌。

  “我们做了好多年的‘幸福来敲门’,就是最初发现有些独居老人一个人在家里,很多事情不方便,邻居没事儿就去敲敲门,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后来我们组织了专门的志愿者来做这事儿。”马琴说:“还有‘青年大学’,年轻人可以在里面学习,对于有些没时间带娃的上班族,我们的志愿者也可以帮忙在放学的到家长下班期间,帮忙管管小孩。”

正在送快递中的刘云。 金山街道供图

  怀揣感激奔向小幸福

  “喂,罗老师吗?你的快递到楼下了,麻烦来拿一下。”傍晚,51岁的刘云坐在送快递的车里,和旁边开车的老伴一起,等把一天中接的最后几个快递送完了去吃晚饭。“十年前我搬到民心佳园是我最困难的时候。”刘云伸出一只缺了大拇指的手掌,说:“如果不是到民心佳园,我家庭可能很难挺过那段时间。”

  刘云年轻时走过一些弯路,后来因为家庭困难申请到民心佳园的公租房。“当时小孩正在读初中,全家一个月收入只有几百块钱,连吃饭都不够。”刘云说,“后来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我家情况后,就让我帮忙管理临时市场,虽然一个月只有千把块钱,但毕竟是一个自食其力机会呀。”

  与刘云同期入住民心佳园的王俊梅,在说起自己这十年的感受时,则直言:“我感谢民心佳园,因为解决了我家的住宿问题和小孩教育问题。”

  王俊梅介绍,她和老公都是打工族,以前工作单位因为距离远,只能各自租房住,民心佳园申请成功后,他们不仅节约了一大笔租房开支,小区配套的学校也让小孩享受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这十年里,刘云的女儿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四川音乐学院,如今毕业衣食无忧;而王俊梅的孩子也成长为一个喜欢街舞的帅小伙。(刘政宁、王梅洪)

(责编:秦洁、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头图推荐

  • 重庆:武警侦察尖兵战高温、强技能重庆:武警侦察尖兵战高温、强技能
  • 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 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车队虚拟世界“过招”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车...
  • “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 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两成 产能翻一番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

图片新闻

  • 重庆经开区这家企业 用"两剂"解锁新能源密码重庆经开区这家企...
  •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重庆黔江:“挂壁...
  • 先睹为快 智博会上有这些“黑科技”先睹为快 智博会...
  • 重庆力争年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重庆力争年内推广...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