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从一条机耕道到现在数不清的硬化路、油化路,别提多方便了。”——李中秀
“现在看病国家有报销,减轻了我好大的负担。”——李昌华
……
走进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就能看到中间位置那幅“村民说·汉场坝寄语墙”,上面写着村民的心里话,配有村民们的照片,很是醒目。
排在寄语墙第一个的是村民刘明海的寄语:“现在村上就可以取快递,方便!”
刘明海说,以前农村定期赶场,平时买个东西非常不方便,现在有了网购,村上又特别设立了快递点,什么东西都买得到。
村民柏述珍对改厨、改厕很满意:“以前城里人来农村最大的麻烦就是上厕所,现在不存在这样的尴尬了。”所以她的寄语是:“改厨、改厕,环境美了,感谢政府。”
还有些村民不约而同留下了相同的寄语,如:“家家户户都通路,太方便了。”“以前哪有想到家门口就可以挣钱?”
还有些村民留下了感恩的话:“以前老了哪有钱,现在政府每月给养老钱,幸福呀!”“感谢扶贫队伍,每月都来看我一次,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业主在发展中实实在在获得收益。”
除了“寄语墙”,村里任家湾院落中,还有一面挂着簸箕的墙也甚是打眼,上面书有“汉场记忆”4个红色大字。墙上都是记录汉场坝村历史的老照片,农民扶犁耕田、用挞斗脱谷子、农妇坐在土灶前烧柴火……虽是黑白照片,也不算清晰,但很有历史感。
与记忆墙相邻的是汉场坝村“任家湾院规院约”墙,古色古香的木板上,刻着“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凡事多商量不吵架”等内容,都是村民们认可和遵守的文明公约。
村里还有一面新绘制的文化墙:奶奶坐在小院门前织毛衣,小孩蹲在地上玩弹珠,大妈在碾玉米,铁匠在打铁……“这些都是以前农村常见的场景,今年我们在村民空余的围墙上绘制了这些彩色风俗画。”汉场坝村党委书记王远明介绍,这些墙画与寄语墙、“汉场记忆”墙、“村规民约”墙一起,组成了汉场坝村的文化新风景。
南川区融媒体中心 黎明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