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景區美景。 黔江區文旅委供圖
人民網重慶12月31日電 12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公告,正式確定黔江區濯水景區等21家旅游景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與《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並於2020年12月25日完成公示。
這一刻意義非凡,可謂黔江文化和旅游事業發展進程中的裡程碑,為構建全景格局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黔江區首個國家級5A級景區,濯水景區位於黔江區濯水鎮,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阿蓬江上,串聯起濯水古鎮、蒲花暗河和蒲花休閑農業體驗園,涵蓋8個主類,28個亞類,86個基本類型,189個資源單體,已經成為頗負盛名的綜合型旅游景區。景區內,更有白虎雕塑、水師城門、道德碑、石牌坊、赤穴、蒼天有眼、暗河天生三橋等核心景點。
濯水滄浪橋(世界第一風雨廊橋)。 黔江區文旅委供圖
作為核心景觀的濯水古鎮,源於唐末繁於明清,在2000多年漫長的歲月裡積澱起豐富文化內涵,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蒲花暗河,由大漏斗組成的自然景觀“蒼天有眼”,“水上天生三橋”“一眼觀三硚”則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蒲花生態農業園碧落其間,是連接千年濯水古鎮與億年蒲花暗河的綠色緞帶,四季“有花、有果、有景”,盡展美麗鄉村如詩畫卷。
還有全長658米的“世界第一風雨廊橋”橫跨百裡倒流阿蓬江,榮獲中國照明工程設計獎、重慶市“十大地標名片”殊榮。
景區也因厚重的人文歷史及“高顏值”榮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中國韻文化景區”“中國楹聯文化古鎮”等稱號,“中國土家族文學獎”永久頒獎基地落戶濯水,大型民族歌舞詩劇《濯水謠》還曾進京出國匯演。
據了解,在創建5A景區過程中,濯水景區對標規劃建設5A創建重點項目33個,精雕細琢,匠心打造,完成投資10.6億元,其中90%的項目建設工期不到1年。一方面是濯水景區創建5A取得的顯著成果,而另一方面,在構建全域旅游上,濯水景區也成為全域旅游發展的引爆點,帶動黔江 “旅游大區”建設呈“井噴”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近年來黔江4A級景區新增6個累計達8個,官村景區已通過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公示,數量位列全市第二、渝東南第一,為國家旅游服務標准化試點區縣。隨著濯水古鎮、蒲花暗河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接待旅游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實現“井噴”增長。(劉政寧、李潔)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