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去四川長期居住、工作或出差,生病住院了該怎麼備案?1月15日,重慶市醫保事務中心工作人員鄔菊華進行了現場演示,記者發現,整個申報過程僅2分鐘。
從以前需要帶著備案所需資料到醫保經辦窗口辦理,到如今隻需要用一部手機就可以全程線上辦理,川渝兩地生活更便捷了。
線上備案很便捷
以長期異地就醫備案為例,鄔菊華首先在微信中搜索“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首頁出現“快速備案”選項,點擊后就可以開始備案了。
“首次使用需要輸入本人姓名、身份証號進行實人認証,認証成功后即可辦理備案申請。”她提醒說。
認証后,就出現下一個頁面,選擇“為自己備案”或“為他人備案”,並選擇需備案人的參保險種和參保省市,確認即進入申請頁面。鄔菊華分別選擇了“為自己備案”、城鎮職工,參保地即“重慶市”。
緊接著,按照實際情況選擇備案類型,是異地安置,還是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根據提示上傳相應的材料或個人承諾書,填完后就點擊底部按鈕“提交備案”。備案成功與否都會有短信提示。
從開始辦理到備案完成,大約需要2分鐘左右。
重慶參保人還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重慶醫保微信公眾號、重慶市政府App渝快辦等渠道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另外,參保人也可通過經辦服務窗口或電話(傳真)備案,在“重慶醫保”微信公眾號“信息發布”中可查到各區縣異地就醫備案電話。
據四川省醫療保險異地結算中心結算管理部部長陳晴介紹,四川參保人員則可以通過四川醫保手機App進行線上異地就醫備案,提交備案申請后,2個工作日內就可以查詢備案結果。
重慶參保人在四川就醫累計備案11.54萬人
“在川渝兩地沒有實現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前,重慶或四川的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后,需要自己墊付醫藥費,回到參保地醫保部門辦理醫療費用報銷,群眾不僅墊資壓力大,而且來回跑路非常麻煩。”四川省醫療保險異地結算中心副主任劉永生介紹道。
重慶市醫保事務中心主任朱剛令說,2016年后,國家開始建設全國跨省異地就醫平台,為川渝兩地打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供了便利。2017年2月實現了兩地異地住院直接結算。
隨著信息系統的完善,2019年12月,在解決異地住院直接結算基礎上,川渝兩地實現普通門診和藥店直接結算,不需要手工報銷或自己掏現金。目前,川渝兩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5182家,其中我市接入1887家,全市符合條件的住院醫療機構全部接入國家平台。截至2020年12月末,重慶參保人在四川就醫累計備案11.54萬人,住院結算9.42萬人次;四川參保人在重慶就醫累計備案23.88萬人,住院結算16.3萬人次;川渝兩地門診費用結算91879人次。
門診慢特病費用可跨省直接結算
從今年1月起,川渝兩地居民更“享福”了,門診慢特病費用也可以跨省直接結算了。范圍包括重慶市全域,四川省省本級、成都、攀枝花、瀘州、資陽、樂山、達州7個統籌區。試點門診慢特病病種為高血壓和糖尿病,重慶首批定點醫療機構有93家。
“這相當於在全國開了個頭,為實現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我們和四川在對編碼標准、用藥范圍、疾病診斷等方面進行了十多輪協商。”朱剛令說,接下來兩地醫保系統將進一步加強協調合作,逐步增加試點的病種,將更多醫療機構納入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覆蓋范圍。
據陳晴介紹,為了進一步方便參保人員異地就醫,今年四川省將在省本級、成都、瀘州、樂山、阿壩5個統籌區開展個人承諾制自助備案試點。屆時,參保群眾通過手機簡單完成承諾書簽字,就可以即時備案,比現在更加方便。(重慶日報記者 李珩 四川日報記者 劉春華)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