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的謝開祿家住重慶北碚,每天凌晨4點他准時出門赤膊奔跑,一次要跑十公裡。他稱,跑步已經堅持了50年。謝開祿跑步的視頻被網友發到網上后,很多年輕人紛紛發出贊嘆:“這個大爺身體好哦!”“我輸給了80歲的老爺爺。”
1月19日,記者在北碚區見到了謝開祿,他隻有1米5幾的個頭,身材瘦小。當天早上,他從狀元碑社區的家裡跑到了文星灣,來回10公裡多的路程,4點鐘准時出發,5點20分跑了回來。關於跑步,謝開祿表示,他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跑不動為止。
冬天,跑步最大的“敵人”是被窩
謝開祿是個自律的人,生物鐘很精准,他晚上睡得早,每天早上三點鐘就會自動醒來,這段時間天氣太冷,溫暖的被窩成了他跑步的第一道“阻礙”。
“這幾天起床要下決心,早上睡醒之后,自己要給自己提勁。”謝開祿說,有時候他實在不想起床,就把下定的決心念出來:“要堅持!”“不能鬆懈,之前的努力白費了!”他會在床上喊上幾聲,來鼓勵自己。
有一次甚至引來老婆問他:“你干撒子?”
謝開祿無奈地解釋:“我起不來床。”
“有些戰友在勸我不要跑了,畢竟年紀已經有這麼大,他們都擔心我受不了。”謝開祿說,他在回到歇馬街道狀元碑社區之后,有一陣時間跑得少了,總是感冒,一年要感冒幾次。后來他又開始跑步,跑起來的這十幾年裡基本沒生過病。
老婆和兒子都很支持他跑步,但是時常會叮囑一下要注意安全。早上四點鐘出門跑步,就是謝開祿摸索出的“安全時刻”,路上車少人少,不過他也沒少摔跤。
“每次摔跤我都趕緊爬起來,怕別人看到,好丟臉哦……”謝開祿笑著說。
年輕時跑十五公裡上班
堅持跑步的謝開祿,肺活量遠超一般的年輕人,他跑十公裡還是可以高聲唱歌,雖然人看起來瘦小,但小身板上肌肉十足。
謝開祿老家就是北碚的,18歲的時候他在北碚的煉鋼廠工作,21歲入伍當了8年兵。在部隊裡的時候,他是電話兵,拉練、備戰時,大部隊安營扎寨,電話兵就要在營地間鋪設電話線。
“500公尺一捆電話線,大概有10幾斤重,當時背上背著一捆,腰上捆著一捆,有個裝置可以邊搖邊放。”謝開祿回憶到,那時候他就很能跑,雖然又矮又瘦,但是體力很好。
直到1968年,謝開祿回到重慶復原到綦江一家鋁廠,當時部隊轉業去了幾百人。大家都是當兵退伍的年輕人,精力旺盛,早上便相約一起去跑步,六點多開始跑,跑一個小時再去上班。
再后來,他回到北碚區一家儀表廠工作,離家有大概15公裡很遠。那會兒沒有車坐,如果走路去上班,起碼要走兩個多小時,如果跑步的話,隻要一個半小時。在廠裡工作的27年間,謝開祿大部分時候都是跑步去上班,直到退休出去打工當保管員的10年裡,他還是跑步去上班,不過離家較近,隻有4公裡。
社區老年人都開始重視鍛煉
“跑步的時候最好用鼻子呼氣嘴巴出氣,這樣喉嚨不會太干燥。”謝開祿跑步的時候自己摸索了很多“秘訣”,他在家裡會喝點蜂蜜水,有時候出去跑步會含一顆硬糖在嘴裡,這樣嘴巴和喉嚨都不會干,跑一圈回來糖就化沒了。
這些年,他也邀請過很多社區居民和朋友和他一起跑步,大家起不來這麼早,他就一直一個人跑。在他的影響和社區的宣傳之下,社區的老年人也開始重視鍛煉。
“謝老師對社區裡面的人影響很大,特別是社區裡的老年人。”歇馬街道狀元碑社區工作人員宋世才說,她以前身體差,頻繁感冒,看到老爺子這麼大把年紀了還是身體健康,她也下定決心要去跑步,現在她隻要有空閑,晚上都會去體育場跑上五公裡,堅持了一年之后,現在也很少生病了。
“以前社區會組織大家去爬山,大家都不願意去。”宋世才說,但是現在隨著大家健身意識的提高,社區裡的特別是老年人,都在主動增加自己的鍛煉,有的走路,有的跳起了壩壩舞,健身氣氛跟以前變得不一樣了。
新聞多一點》
老年人冬季運動要注意防護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退化,多多少少有一些慢性病。冬季運動是對付這些慢性病的好方法,不過老年人在冬季運動時要特別注意安全,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才行。”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駿提醒冬季外出鍛煉的老年人,鍛煉需要注意安全,寒冷的冬季,除了長期堅持鍛煉、身體素質非常好的老人以外,大部分老年人不適合做戶外的過度鍛煉,容易引起急性心腦血管意外。
肖駿提醒老人年冬季鍛煉要注意:不要過早運動、不要空腹運動、不要突然做戶外運動、不要運動后“急剎車”、不要疲勞運動、運動后要加強營養。
“人到老年,體溫調節功能下降,末梢循環差,抗寒免疫能力遠不如年輕時強,若貿然到室外運動,受冷空氣或風寒侵襲,會使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受阻,抵抗力降低,導致黏膜發炎、流涕、咳嗽,誘發感冒、胃痛、心絞痛等疾病,因而不可忽視保暖。”肖駿表示,氣喘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冬季運動不當,可加重氣喘病的發作。老年人在早晨進行體育運動前,要做好熱身准備,不宜做劇烈活動。
肖駿推薦,老年人在冬季可進行散步、自行車、踢毽子、打羽毛球等運動。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宋劍 曲鴻瑞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