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大代表、開州區委書記冉華章。 開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22日電(胡虹) 2021年重慶兩會期間,重慶市人大代表、開州區委書記冉華章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十四五”時期對開州來講非常關鍵,當地將牽手渝東北、聯動川東北,以協同共建“示范區”、推動“一體化”、建設“核心區”為載體,乘勢而上推動自身發展,全力以赴推動協同發展,努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第三極。
“‘十三五’時期,開州區24項主要目標總體完成,實現撤縣設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三峽城市核心區、萬開雲板塊一體化等國家和全市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將開州納入重要組成部分。”冉華章說。
冉華章介紹,開州經濟總量從邁過400億到突破500億大關,成績斐然。同時,地處渝東北川東北重要聯結點,是聯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全區“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成達萬高鐵在開州設站並已開工,渝西高鐵即將建設,開城高速等加快建設。
“開州還榮獲了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和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區縣,這些利好的條件,讓開州在融入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等方面,擁有了獨特的戰略優勢和區位優勢。”冉華章說。
冉華章介紹,“十四五”時期,開州區將充分發揮區位、人力資源、用地、產業等優勢,利用萬開隧道建成通車的契機,加快構建“雙百”城市格局。並加強與周邊地區在基礎設施、產業培育、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方面協同協作,力爭實現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三峽庫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范區、三峽城市核心區和大三峽大秦巴結合部知名旅游目的地“三區一地”戰略定位,以及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步、高品質生活躍升新水平、社會文明程度實現新提高、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五個新”的目標。
“開州地處三峽腹心、秦巴門戶,既是一個生態資源富集區,又是一個生態保護重點區,必須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冉華章說,“十四五”時期,開州將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繼續補齊短板,加快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和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等建設。以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統攬,加快建設東河、南河、普裡河流域生態廊道,構建山系生態屏障,建設濕地生態系統,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貢獻力量。
同時,推進綠色發展,一方面,加強家居建材、裝備制造產業等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含綠量。另一方面,用好山水林田湖草資源,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模式,積極培育生態有機產品。以生態文化體系、生態經濟體系、目標責任體系、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安全體系等五大生態體系建設為重點,健全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
“開州原來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535個村社中,465個有扶貧任務,其中市級貧困村135個,貧困人口11.9萬余人,2014年底貧困發生率10.37%。”冉華章介紹,2018年,開州高質量摘掉貧困帽子,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獲市級考核優秀,2020年高質量通過國家普查,順利接受國家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和市級成效考核。
冉華章表示,“十四五”時期,開州將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重心將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轉向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轉變,重點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教育扶貧向人才振興、文化扶貧向文化振興、生態扶貧向生態振興、黨建扶貧向組織振興提升。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區、示范村、示范點建設,協同打造“萬達開”“萬開雲”鄉村振興樣板區。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