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是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的最后一天,考生們參加了化學、地理、生物等科目的考試。接下來,如何進行復習備考,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我市部分一線教師。
化學:避免盲目刷題,規范答題書寫
“化學試題以課程標准為依據,重點考查學科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通過真實情景,考查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踐行核心素養。”重慶外國語學校化學教師何佑偉分析。
后期復習中,何佑偉建議注重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課程標准,重視回扣教材。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規律、原理,熟練掌握教材出現的實驗模型和典型習題。二是進行專題復習,建立思維模型。如陌生方程式的書寫、有機物參與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等。三是精做高考真題,避免“題海”戰術。以往年真題為素材,仔細揣摩其與課程標准的對應關系,避免盲目刷題。四是適當定時練習,規范答題習慣,對“套路”問題,可適當進行儲備。
地理:通過“圖文表”的深入解讀考查學生綜合思維
重慶一中地理教師吳文成稱,本次試題通過全面的“圖、文、表”素材引導考生進行綜合思維應用、考查考生學科綜合方法和綜合能力。
在接下來的復習中,吳文成建議:要關注具體的地方地理現實,結合時政熱點,以具體的案例來承載學科的高遠立意。要構建起跨知識點、跨章節、跨冊、跨版本的完整知識結構體系,做到無死角和盲點。還要根據《新課標》和《地理教材》全體系梳理各個知識點,在一定量的試題訓練過程中,總結地理試題的命題規律(如方向、技法、設問等),提高應考能力(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証和探討問題)。
思想政治:培養高階思維能力,養成解題反思習慣
重慶一中思想政治教師王剛認為,考生在復習備考過程中,首先要善於透過現象把握內在本質聯系,在試題訓練中探究答題思路和答案邏輯,有的放矢地進行專項突破。其次,要養成解題反思習慣,通過反思達到領會知識、暢通思路、提高悟性、突破創新的高階思維目標。此外,要進一步明確答題的幾個關鍵過程:輸入—加工—輸出,即運用學科知識和學科思維獲取材料有效信息﹔結合設問,調用學科知識和學科思維對材料進行整合加工﹔運用學科術語對答案進行闡述。
生物:以核心概念為中心,構建基礎知識網
“此次試卷突出了主干基礎知識理解層面的考查,強調實驗技能的考查力度。”對於接下來的復習備考,重慶外國語學校生物教師季濤建議,要以核心概念為中心,構建綜合知識網絡,重視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闡述。還要從基本規律入手,培養綜合思維,在高中生物學中,體現得比較多的基本規律是“統一規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局部與整體相統一、微觀與宏觀相統一等。三是從熱點話題入手,提高遷移知識的能力。在近年的高考試題中,關於熱點問題屢見不鮮,這類題型重在考查學生對科學、技術、社會三者關系理解方面的內容,同時更是考查如何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解釋、解決現實生活以及生產實踐中遇到的有關問題的能力。
物理:重視模型在解題過程中的功能
針對學生接下來的復習和備考,重慶外國語學校物理教師李熙凱建議,要緊扣最新的課程標准,重視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規律,關鍵實驗和習題中的經典模型,以“中檔題”為主進行復習。關注近期與物理有關的熱點問題,早做准備。除進一步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之外,有意識地訓練將常見模型和實際情景建立關聯的能力。規范書寫,特別在書寫解答題時,一定要畫准受力分析圖或過程分析圖,寫清對象、過程、規律、答案四個要素。挑戰高分的同學,要適度加強建模能力和運算能力的訓練。(記者 匡麗娜)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