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刀背梁”,蜿蜒在群山中間的險峻道路讓人驚嘆。如今這段路已成為許多騎行愛好者和攝影師經常打卡的地方。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巫山縣竹賢鄉下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
這是繼“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之后,他獲得的又一殊榮,“下庄精神”也聞名全國。在關於毛相林和下庄修路事跡展播的各種視頻中,當年修路的珍貴歷史畫面更是感動了無數人。
在重慶,這樣“艱險”的路還有不少。
下庄“挂壁公路”帶來發展奇跡
下庄“挂壁公路”
20多年前,下庄人進出村子走的是當地人稱的“大路”——其實也就是一條羊腸小道,陡峭難行,有的路段就“挂”在懸崖上,全靠揪著樹藤爬行。村民生活困苦。
而現在,“挂壁公路”修好后,下庄的日子越來越好,進村公路已硬化,還發展了多種水果產業,村裡開辦的民宿也火了,村裡還考上了29個大學生。
路通了,影響發展的瓶頸被打破了。據此,下庄人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日子過得越來越火紅。
石柱又見“刀片天路”
石柱“刀片天路”
在石柱縣七曜山上,從六塘鄉到大風門,有一段沿著山脊背修出的公路,兩側懸崖峭壁,公路於山脊頂端蜿蜒。駕車公路上,從空中俯瞰就像行駛在刀片上,步步驚心,既壯觀又驚險。
這段路被稱為“刀背梁”,是七曜山主脈——大風門其中的一段。大風門山勢平緩,山體寬大、厚重,山腳到山頂垂直距離在600米以上。在這段山路上行駛,既能欣賞到群山的雄偉壯闊,也能目睹到錯落有致的風電群。
“大風門屬於三星鄉五斗村,這條路給村裡帶來了振興的希望。”三星鄉五斗村村支書田雲介紹,2014年,為了風電群的建設,這條路開始修筑,2016年實現通車,2020年政府接管后,進行全部硬化,“8公裡長的‘刀片天路’盤活了我們的旅游資源。”
一條天塹梁上走,兩鄉旅游遍地花
隨著公路的走俏,村裡的農家樂生意蒸蒸日上。田雲笑著說:“從忠縣縣城到我們這裡37公裡,路途不遠,而且這條路也連接了武隆仙女山,游客源源不斷,我們的‘旅游飯’吃得香呢。”
程勇的石梁子度假村,生意紅火,“我們這一片都屬於大黃水片區,原本避暑旅游有依托,但游客一直不多,直到這條路修好,情況改變,大批游客來觀光,而且不局限於避暑,現在我的度假村生意火熱。”
無限風光在險峰,兩側是刀劈斧削般的懸崖,曲折陡峭的山路直插雲霧繚繞的遠山,蜿蜒在群山中間的險峻道路讓人驚嘆,田雲說:“山腳已經開發了一片觀賞山楂林,花開明艷,接下來,我們將以這條‘天路’為半徑,畫好鄉村振興圓。”本報綜合新華社、人民網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