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為何"春如四季"?降雨的水汽來自何方?

重慶市氣象科普館向公眾開放

2021年03月24日07:38  來源:重慶日報網
 

  3月23日是第61個世界氣象日,市氣象科普館向公眾免費開放,迎來一批批“小客人”。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那重慶的氣候與海洋有什麼關系?都說“重慶春如四季”,連日來,暖陽和強降溫交替上演,其實都與海洋有關。

  據科普館的氣象專家解釋,春季,在重慶上空,來自海洋的暖空氣和來自北方的冷空氣,不停“掐架”,下雨的時候就多了。不下雨的日子裡,逐漸移向北半球的太陽源源不斷地散發著熱力,溫度就蹭蹭地往上升,這正是氣溫波動大的原因。

  重慶山環水繞,降雨頻發,一年中有超過40%的日子有雨,年均降水量達到1100毫米以上。但是在重慶大氣中,所含有的水折算成降水量,最大的時候也不足80毫米,那水汽來自何方?答案正是海洋。

  海洋中的水是如何長途跋涉來到重慶的呢?來自孟加拉灣和南海的夏季風爆發,都會像抽水機一樣,源源不斷地將大量海洋上的水汽帶入內陸。印度洋水汽和太平洋水汽是重慶降水的主要水汽來源。

  據市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建成規模大、覆蓋廣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形成了由鄉鎮全覆蓋的地面氣象觀測站、5部新一代天氣雷達、2個風雲氣象衛星接收站等組成的“天地空”一體化綜合氣象觀測網﹔建立了精細化、無縫隙的現代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實現滾動發布從分鐘、小時、逐日到月、季、年的預報預測產品﹔建成市、區縣一體化智能預警信息發布平台,形成了四級預警工作體系和六級預警信息發布體系,成功應對了暴雨、洪水等重大氣象災害,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達91.3分。(記者 李珩)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