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3月26日電 (陳琦、劉敏)山城小巷盡頭,兩棟中西合璧的三層小樓映入眼帘,這裡就是郭沫若抗戰時期在重慶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暨文化工作委員會舊址(又稱郭沫若舊居)——渝中區“天官府8號”,經過修復、布展於近日試開館,向公眾開放。
位於重慶渝中區的郭沫若舊居。鄒樂攝
“天官府8號”位於渝中區七星崗放牛巷,建於上世紀30年代,原名“天廬”,由主副兩棟三層中西式磚木結構建筑組成。兩棟樓房建筑面積共有600平方米,為“外廊式”中西合璧建筑裝飾風格。這裡最早是國民政府重慶市第一任市長潘文華內弟的私宅,后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暨文化工作委員會辦公處所。
在國共合作背景下成立的第三廳暨文化工作委員會,是抗戰時期唯一有中國共產黨人加入的政府文化機構,1938年到1946年,先后擔任第三廳廳長、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的郭沫若辦公和居住在“天官府8號”,這裡也是抗戰時期眾多在渝文化名人的重要聚會場地,沈雁冰、老舍、陶行知等都曾是這棟小樓的常客。作為文化界領軍人物,郭沫若在此先后創作了《屈原》《棠棣之花》《孔雀膽》《天國春秋》等歷史話劇。
《屈原》話劇場景在重慶郭沫若舊居內復原展出。鄒樂攝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郭沫若在“天官府8號”用10天時間完成的話劇《屈原》的創作,這也是他創作生涯最重要、最輝煌的時期。1942年4月3日,話劇《屈原》在重慶國泰大戲院公演,當時最紅的明星金山飾屈原,白楊飾南后,張瑞芳飾嬋娟,顧而已、孫堅白和施超等人參演。
游客在重慶郭沫若舊居內參觀。鄒樂攝
1940年7月13日,“天官府8號”遭日本飛機炸毀,之后被修復。1983年,“天官府8號”被重慶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重慶渝中區政府對其文物本體建筑木結構、屋面、天棚、牆面、樓地面、室外環境及給排水等進行“修舊如舊”的恢復性修繕,2016年11月底修繕竣工。目前,渝中區通郭沫若女兒的回憶和歷史資料研究后,精心策劃了《抗戰中的郭沫若與文工會》主題布展。
試開館的“天官府8號”在一樓設有3個展館,包含“序廳”和“郭沫若與文化抗戰”“第三廳與文工會領導下的戰時文化繁榮”兩個專題展廳,展廳通過歷史資料向觀展者展示抗戰期間,郭沫若及第三廳領導各界愛國人士宣傳、組織群眾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宣傳運動,為維護團結、堅持抗戰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