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開頭”距離“爛結尾”有多遠?這問題有點抽象,但沒准隻有3公裡。
近日,據央視報道,在河南永城市,部分農村地區的改造廁所已淪為“擺設”,衛生臟亂差、無維護管理、化糞池蓋一踩就碎。
然而就在去年,“永城樣板”可稱得上是商丘鄉村振興工程的一面大旗。2020年10月16日,在《今日永城》上刊發一篇題為《奮力打造鄉村振興“永城樣板”》的述評文章中有這樣的表述:“近年來,永城把‘百城建設提質’的理念向鄉村延伸,實施‘四大革命’,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廁所革命’,完成了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24.23萬戶,實現了能改則改、應改盡改的目標,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
盡管在央視報道中,所提到的“擺設廁所”隻局限於當地部分農村,但如今看來,仍很諷刺。
查閱關於農村廁所改造的相關報道發現,2018年河南省全省農村改廁工作推進會在永城市召開。當年的新聞顯示,與會人員曾分兩組先后到河南永城市演集鎮陸樓村、韓寨村、丁樓村、時庄村等進行現場觀摩,“實地了解雙瓮漏斗式、三格化糞池式改廁情況,聽取永城市農村‘廁所革命’經驗、做法的介紹……”。作為當年現場觀摩場地之一的韓寨村,距離央視近日曝光的代王樓村僅3公裡左右。
距離3公裡的兩個村,仿佛穿越兩年時光的對比照:一個好開頭,卻迎來了一個糟糕的結尾。這種對比讓人痛心之余不禁發問:“永城樣板”說農村廁所“能改則改、應改盡改”的目標實現了,然而實現之后就沒有想過“保質期”麼?
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實現鄉村振興,農村基建是長久以來的短板。今年是鄉村振興建設行動全面啟動的第一年,需要抓規劃、抓建設、抓服務、抓治理。
如果隻抓前兩樣,而忽略了服務、治理和維護,從小小一間廁所,就能看出這種顧頭不顧尾所帶來的危害。“擺設廁所”碎了,不僅讓數據超“靚”政績“裂開”,更會傷了民心。
“方便”小事,背后是民生大事。圖“方便”,萬萬不能虎頭蛇尾。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