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學習教育工作做得好不好,簽到、積分數據是道硬杠杠﹔社區日常工作也要登報上網,以轉贊評數量証明群眾“滿意”,吸引領導“注意”﹔各部門政務上網卻不共享數據,基層工作人員想讓群眾辦事隻跑一次,就得在線上“跑”很多次……近年來,一些基層干部在完成大量實際工作之余,還要養小號、扮水軍、在朋友圈裡求點贊,以滿足上級對數據、流量的要求,成為形式主義的新表現。
有些基層單位為了避免人人深陷其中,不得不定人定崗負責數據,凸顯了反感形式主義,但不得不搞形式主義的無奈。更惡劣的是,一些部門用網上熱度取代群眾滿意度,以漂亮數據代替百姓真情實感,完全走歪了路子。
大數據、雲計算、雲會議等新技術的應用有助於提高管理科學性、提升效率,“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也是許多政務APP的開發初衷。但是,在唯流量思維的異化下,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演變為基層新負擔,為了下載量、注冊量,搞攤派、求點贊,實在是背離了數字賦能治理的本意。
誠然,互聯網時代難以徹底拒絕流量,但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過度關注虛指標,勢必擠壓實作為。
要矯正異化了的唯流量思維,拯救困在流量裡的基層工作者,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貪戀線上熱度,以更科學、更完善的辦法指導、考察與評價基層工作,讓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精力放在服務公眾上,用實干刷出業績流量。新華社記者蔣芳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