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是市民出行“最后一公裡”的有力補充,但隨著投放量的不斷擴大,無序投放、亂停亂放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沉重負擔。昔日解決出行“最后一公裡”難題的主力軍,如今卻變成了困擾大家的“攔路虎”,嚴重影響城市品質及人居環境。
重慶高新區城建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新區原有6家共享單車公司入駐,車輛投放量高達42000余台。由於各運營企業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機制,運維團隊配備不足,亂停車輛長期缺乏規范。
針對這一現狀,結合正在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重慶高新區城建事務中心率先啟動共享單車規范化管理工作。
“依托大數據智能化手段,我們投入了100余萬元建立共享單車智慧監管平台。”高新區城建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台主要包括RFID電子圍欄管理、共享車輛監管系統、違規行為告警提醒和用戶信用體系等組成部分。比如,RFID電子圍欄管理可根據規劃好的停車范圍,安裝RFID定位基站,車輛進出圍欄可通過RFID定位系統精准識別,並通過后台系統對圍欄內的車輛進行信息化監管。
與此同時,高新區還對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每兩年開展一次公開甄選工作,優勝劣汰,優中選優,以服務質量促進運營質量,破解共享單車企業主體多、投放亂、競爭無序等難題,切實保障共享單車運營質量。2020年,重慶高新區通過共享單車運營服務企業公開甄選,將原有6家共享單車企業精減到3家,原有投放量4.2萬余輛減至目前的3萬輛,為共享單車規范化管理工作減輕了負擔。
“我們還堅持疏堵結合、分級分流管理的思路,打造起三級規范停車系統。”重慶高新區城建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著力打造站、場、點三級停車系統分級停放共享單車,分流大規模、集中停放現象,以疏為主,疏堵結合,破解侵佔人行道、停放不規范,使用不便利等難題。
為了給共享單車安家,重慶高新區主要採取了建立3處停放量在1000輛以上的大型中轉站、建立4處停放量在300-1000輛的集中停放場、建設400余處停放量在30-50輛之間的分散停放點。
比如,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就協調相關部門所屬地塊用於共享單車停放,並督促共享單車企業將路面上周轉率較低車輛集中停放其中,進行集中管理。目前該處共停放周轉率較低共享單車10000余輛。高新區曾家鎮共享單車示范停車場已進場施工,預計今年6月底投入使用,該停車場將提供1479個共享單車停車位, 徹底解決目前廣達紅路燈十字路口車輛集中泛濫情況。大學城輕軌站共享單車集中停車場,能容納600輛共享單車停放。大學城熙街共享單車集中停車場,能容納700輛共享單車停放。截至目前,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已施劃400余處分散停放點,共約17000個停車位。
據悉,重慶高新區自5月初開展共享單車專項整治以來,已累計拖移違規共享單車4828輛,其中青桔1971輛,美團2340輛,小遛167輛,其他品牌350輛。
上游新聞記者 劉翰書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