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重慶小面欲借規模化生產打破成長“天花板”
本報記者 黃光紅
近年來,重慶小面雖然迅速火爆大江南北,但也遇到了成長的“天花板”——整個產業主要靠線下實體店支撐,未來發展容易受到標准化、工業化產品量少及線上銷售差等多種因素制約。如何打破這一“天花板”,是重慶小面產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日前,重慶市小面協會、柳州市螺螄粉協會在大渡口區舉行座談會,探討這道難題的解決之道。會上傳出消息:大渡口區計劃攜手重慶市小面協會,建設重慶小面(快消品)產業園,著力構建重慶小面全產業鏈生態圈,助力重慶小面打破成長的“天花板”。
大渡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種地方美食,重慶小面的線上市場潛力很大。未來,大渡口區將全力支持小面工業化生產和電商龍頭發展,把重慶小面打造成為線上線下通吃的地方代表美食。
重慶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勇認為,重慶可借鑒沙縣小吃、柳州螺螄粉等小吃發展模式,由政府主導制定重慶小面地方標准,並通過扶持政策引導、推動企業研發標准化小面產品。在此基礎上,成立由政府、專家、企業、協會和品牌機構共同構建的運營平台,幫助小面企業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營銷方式拓展市場銷路、提升重慶小面影響力和知名度。
“重慶小面市場份額大,政府和行業協會可以適當放低企業准入門檻,讓更多企業加入進來,以良性競爭促進行業發展。” 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建議,同時,企業要有工業化思維,拿出自己擅長的優勢與產業鏈企業合作, 抱團發展,共同做大、做強重慶小面市場。
譬如,柳州螺螄粉線上銷售額從0元到100億元,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建立了3個工業園區,大規模生產袋裝螺螄粉。
近日,重慶市小面協會已與柳州市螺螄粉協會達成了戰略合作——柳州市螺螄粉協會將學習重慶小面開拓線下市場的經驗﹔重慶市小面協會將學習柳州螺螄粉拓展線上市場的經驗,聯合行業各方把重慶小面市場進一步做大。
![]() |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