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白石村第一书记杨懿——

创新“院坝治理” 走出一条法治扶贫路

2021年02月28日12:00  来源:重庆日报网
 

白石村第一书记杨懿(右三)在田间地头了解“山嫂”们种植南瓜的情况。(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2月27日,武隆区后坪乡白石村一处名为“菜地湾大院”的院坝内,环境整洁。文化墙上,“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法护人,以德育人,以治兴人,以文化人”等法治标语引人注目。院落前的标牌上,有这样一句“院训”:“说一说过去为什么贫困,看一看今天有什么变化,想一想今后怎么去发展。”

  “这样的院坝,在白石村统称为‘法治大院’。”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白石村第一书记杨懿,第二天就回到工作岗位。

  他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共有10多座“法治大院”,根据每座院坝不同特色,分别取名为“菜地湾大院”“法德大院”“善治大院”“美丽大院”等。

  为何在全村打造“法治大院”?杨懿介绍,后坪乡曾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白石村是后坪乡贫困程度较深的村之一。打造“法治大院”,就是要以党建为核心,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风尚,加强以农村院落为单位的治理机制建设,促进白石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在“法治大院”中,每座院坝的领头人都有一个有趣的称谓。“男性领头人我们尊称为‘院老'’院士‘,女性领头人我们称之为’院主‘,也有村民亲切称其为’院姐‘。”杨懿介绍,“院士”“院主”选择本院坝村民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带领村民们发展产业、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

  通过建设“法治大院”,开展基层普法细胞建设和村民“志智双扶”,白石村建起了“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精心培育出“心田花”“香瑶土鸡”“木棕河洞鱼”等本土市场品牌,以及“九个山嫂”等一批市场主体和致富带头人。

  “’九个山嫂‘可是白石村的一张响亮’名片‘。”杨懿介绍,“九个山嫂”由白石村九名妇女组成,领头人叫张树学,是村民口中的“菜司令”。

  2019年,张树学与李朝碧、江学书、许田素等8名村民共同投入30亩土地,抱团种菜,科学种植南瓜、香瓜、辣椒等,产量超过20万斤。在杨懿的帮助下,“山嫂”们种植的果蔬全部销售,户均分红达1.5万元。2020年,张树学被评为“重庆市最美巾帼脱贫户”。

  每座“法治大院”内,还设置有一处“礼让堂”,作为大家平时开会议事、调解纠纷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白石村创新开办“让一让”调解室。杨懿说,对于村民化解不了的家庭纠纷、产业发展纠纷、邻里矛盾纠纷等问题,都会请他们来到“让一让”调解室,有话好好说,力争握手言和。

  “让一让”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先后调解120余起纠纷。杨懿介绍,近半年来,白石村仅有3起纠纷,调解室所倡导的“让一让心情平和自己愉快,让一让家庭无烦儿孙安宁,让一让化了纠纷又去挣钱”精神已深入人心。2020年12月,白石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如今,白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70人全部脱贫,全村整治改善住房169栋,硬化道路25公里,村上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通过打造’法治大院‘,建立’院坝治理‘机制,如今村上产业发展兴旺,村民们的法治素养得到提升,保障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杨懿说,下一步,将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完善“院坝治理”机制,让白石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责编:秦洁、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