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小华蓥村村民杨云刚——
养蜂脱贫 建合作社带村民一起增收
杨云刚在管理蜂箱。特约摄影 秦廷富\视觉重庆
3月8日,北碚区金刀峡镇小华蓥村青山沟组。一大早,杨云刚已经忙着在树林中管理蜂箱。
杨云刚前些年因工伤致残,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党和政府帮助下,他重新振作起来,靠养蜂实现脱贫,更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3年,杨云刚在北碚一家煤矿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矿井内一根支柱坍塌,重重地砸在了杨云刚腿上。
经诊断,他左大腿根部辅骨断裂,为肢体四级残疾,留下了永远的伤痕。
卧床养伤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当时想,人都残疾了,还能干点啥?很灰心!”杨云刚告诉记者,一段时间里,妻子也因照顾他不能外出务工,全家人的生活只能靠他原单位一点补助维持。为了早点站起来,他积极配合治疗,努力做康复训练。后来,靠着康复训练,他能甩掉拐杖了,但走路始终不方便。
外出务工已不可能,他开始筹谋着在村里搞点产业。小华蓥村海拔较高,自然生态条件好,经当地干部指点,他决定养蜂。2008年,夫妻俩凑了2万元钱,买了一批蜂箱,开始发展中蜂养殖。
养中蜂是个技术活,一开始,一窍不通的杨云刚交了不少“学费”,经常被蜜蜂蛰得满身是“包”。此外,蜜蜂有时会无缘无故逃走,不少幼蜂会突然死亡,蜂箱内乱成一团。
在潜心钻研和虚心向技术员请教后,杨云刚慢慢懂得了如何避免马蜂侵入蜂箱、如何避免蜂王分群时逃走等诀窍。
2015年,杨云刚靠养蜂脱贫,养蜂数量也增加到60多箱。他还为自己的蜂蜜注册了“昕杨”商标,这一名称,寓意养蜂事业可以像清晨的太阳一样不断上升。
杨云刚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残联的大力支持。他养蜂初期,接连遭遇失败,且遭遇资金瓶颈,正是北碚区残联的资助让他重新站了起来。在政府帮助下,他还在村里建立了残疾人养蜂基地,成立北碚区印光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贫困村民一起养蜂增收。
如今,杨云刚的蜂箱已发展到160桶,他经常在养蜂基地举办“田间课堂”向村民传授养蜂知识,带动了全村30余名村民养蜂。
“全靠政府帮助,我才过上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杨云刚告诉记者,“我要把养蜂专业合作社办好,带动更多乡亲养蜂,过上‘甜蜜’的生活。”
本报记者 龙丹梅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