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4月23日电 “小学时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今天,你们的梦想又是什么?”“你心目中的未来中国又是怎样的?”4月23日,在綦江中学的学术报告厅,来自重庆各个区县的思政课老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研讨会上,四位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给大中小学四个不同阶段同学都带来了关于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政课。虽然课程主题相同,但是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却不一样。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更加贴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为什么此次研讨会定在綦江举行?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万礼修表示,近年来,綦江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反应迅速,走在全市课程改革的前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下一步,全市也将依托全国统编教材为载体,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深度的研究。”
綦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川表示,近年来,綦江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建设教育强区为发展方向,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推动“塑名师、创名校、育新人”。不仅如此,綦江还利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深耕红色资源,赓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以红军学校授牌为契机,开发具有綦江特色的思想政治课程,推动了新时代区域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形成了特有的“綦江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綦江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宏兴介绍,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綦江实施四大行动,落实五项保障,形成“一四五”工作体系,即围绕一个目标,实施四大行动,落实五项保障。“一方面优化思政课程教学内容,高中、初中、小学全学段贯通,构建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变革思政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思政课教学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增强了思政课的感召力。”
另外,丰富思政课程平台载体,融入红色资源、时代精神、社会实践,构建起“课程思政”大德育体系。推动思政课程学段衔接,在教学内容上联通,在教学研究上互通,在教学资源上融通。“通过近年来的探索研究,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教师职业赢得更好的社会尊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平稳高效推进,人民群众对教育评价满意度也大幅提升。”(刘政宁、蒋海涛)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