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首个“水中充电宝”诞生。黄河摄
人民网重庆4月30日电 4月27日,涪陵首个“水中充电宝”诞生,涪陵在长江涪陵港五码头建成首个智能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建成将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助力长江涪陵段大保护。
智能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就是用于为等候的船舶供电,功能类似于“充电宝”。相比传统的燃油发电,免去了柴油机的轰鸣声,让游客能睡上个安稳觉。最重要的是,“以电代油”大幅度减少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对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和环境治理有着重大意义。以后,停靠在涪陵的旅游船只,便可以在停靠期间使用岸电。
船员为停靠船舶充电。黄河摄
涪陵港五码头是涪陵唯一的旅游码头,年接待游客40000余人次。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水文复杂、水位落差大,项目建设难度很高。涪陵电力公司成立了岸电项目专项小组,准确掌握了港口码头的地形地貌,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涪陵五码头岸电项目采用靠岸浮动式供电方式,变压器及配套设施均安装在江面的浮趸上,解决了供电距离长造成的向大负荷游轮供电质量不佳的问题。
整个港口岸电项目配置了1250千伏安用电容量,相当于一个巨型的码头“充电宝”,可同时为两艘大型豪华游轮提供清洁的电能。
首个“水中充电宝”诞生,也为推广绿色岸电,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后续,涪陵电力公司将根据港口发展需要,加大对港口岸电系统的建设和布局,让更多的船舶用上清洁高效的电能,更好的保护母亲河。(刘政宁、夏林)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