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

2020年01月10日09:28  來源:重慶日報
 

  核心提示

  1月3日,重慶收到新年“大禮包”!當天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中央首次對重慶和成都兩座城市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提法,這是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必將對成渝地區發展產生深遠影響。”1月9日,參加全市兩會的代表委員陸續報到,雙城經濟圈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大家難掩心中的激動,紛紛表示:雙城經濟圈鎖定成渝地區未來發展方向,成渝地區開啟了發展新篇章。

  代表委員熱議》》

  雙城經濟圈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高質量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市人大代表,江津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黨組書記彭遠華認為,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背景下,深化渝川黔毗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協作是大勢所趨。江津毗鄰四川瀘州地區,二者地緣相近、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在深化區域合作上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下一步,江津區將與渝川毗鄰地區加強合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定期進行會商,互動互惠發展。比如:健全合作平台機制,促進區域分工協作、錯位發展﹔提高交通互聯水平,推進區域“水公鐵”多式聯程聯運發展﹔引導川渝先進制造業協作布局、適度錯位互補和特色化發展﹔深化公共服務合作﹔加強生態環境聯治,持續鞏固提升川渝毗鄰地區流域環境聯防聯治工作,共同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雙城經濟圈建設 為兩地企業創造發展良機

  “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為重慶實施高質量發展帶來重大戰略機遇,也為我們企業帶來了發展機會。”市人大代表、重慶鈞頂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懷志說,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將使成渝地區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產業實現優勢互補。

  趙懷志說,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助於提升人居環境,更好推進產業規劃,從而吸引更多人才。

  趙懷志介紹,他們是一家以生產摩托車和通用車發動機配件為主的民營企業,企業發展受原材料、物流成本等影響較大,而交通設施改善將會降低物流成本,政策的統一和人才往來,則會拉近與上下游企業的聯系,非常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成都那邊也有不少相關產業的配套廠家,如果雙城經濟圈建設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實現人才、技術等資源的互通,就肯定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發揮比較優勢 全面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

  市政協委員李敬認為,從2011年的“成渝經濟區”,到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再到今天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發展歷程體現了三個重要變化,其明確了“成渝經濟區”在西部地區和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明確了“成渝城市群”的發展定位,還明確了發展思路,更好凸現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釋放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城市動力源。

  重慶和成都如何唱好“雙城記”,李敬表示,要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一是發揮通道比較優勢,打造特色通道經濟。依托成渝北線、中線和南線綜合運輸通道,可積極推進重慶兩江新區和四川天府新區建設,輻射帶動資陽、遂寧、內江、永川、大足、榮昌、潼南、銅梁、璧山等沿線城市加快發展。根據城際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和沿線交通樞紐,加強沿線城市產業分工協作,引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及沿江高速公路、鐵路,培育形成沿江生態型城市帶。二是優化城市規模結構,打造一批區域特色化中心城市。要結合各區域中心城市在生態、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上的差異和發展條件,提升區域服務能力,分擔核心城市功能,強化區域輻射帶動作用。要把萬州、黔江、綿陽、樂山、南充、瀘州、宜賓打造成區域特色化中心城市。

  加快銅梁至安岳高速公路建設

  市政協委員何建偉建議,加快銅梁至安岳高速公路建設,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何建偉說,該條高速公路在重慶境內是串聯渝遂高速、渝遂擴能高速兩條重要通道的射線高速,分別通過重慶城市規劃的“一橫線”及渝遂高速直達重慶主城和兩江新區,同時在四川安岳境內實現與渝蓉高速互聯互通直達成都和天府新區,形成一條聯系成都、重慶兩個中心城市和川渝兩大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的便捷直連新通道,還經安岳直連資中、樂山,形成串聯川渝兩地射線高速、環線高速的橫向骨架通道。

  “目前,已與四川省交通廳達成一致,將銅梁至安岳高速公路升級為省際間通道,與安岳簽訂合作協議,完成工程許可編制、專家評估、投資人招商等。”何建偉表示,希望市級相關部門加快項目用地預審、環保、林業等手續的辦理,力爭在2020年一季度開工建設。

  區縣委書記打算》》

  推動大足在雙城經濟圈中實現中部崛起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大足區委書記於會文表示,大足地處成渝城市群的腹心和重要節點,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力推動大足在雙城經濟圈中實現中部崛起。

  於會文說,當前,大足全區上下要把思想迅速統一到中央的戰略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上來,盡快梳理整合一批涉及科技創新、互聯互通、民生實事的建設項目,爭取納入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規劃之中。

  在產業方面,要在努力培育壯大全區特色產業的基礎上,與成渝地區周邊區(縣)市一起協同抓好新興產業落地,實現錯位發展、競相發展,努力延伸產業鏈條,有效補鏈成群,充分發揮好大足的文旅產業優勢,共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交通方面,全力配合成渝鐵路擴能、成渝高速公路擴能等項目,加快大足到內江高速公路建設,全力爭取把大足建設成為成渝地區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通過聯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一帶一路”,為石雕石材、五金家居、鍶鹽新材料等特色產業發展打開新市場。同時,深化與其他城市在環境治理、警務聯勤、醫療衛生、教育就業等各方面的合作機制,共同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力雙城經濟圈建設。

  努力把榮昌建設成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榮昌位於成渝主軸線‘黃金連接點’上,區位優勢獨特。”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要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給榮昌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性機遇。

  他表示,將搶抓這一重大戰略機遇,努力把榮昌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積極爭取國家貨運機場,加強與比利時列日機場合作,搭建成渝通往歐洲的國際航空物流樞紐,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內陸開放高地。要聯合瀘州、內江、榮昌、永川四個國家級高新區,成立產業聯盟,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高水平建設國家畜牧科學城,打造畜牧科技新高地。共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優質教育、現代醫療、區域交通共建共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專家建議》》

  建立現代經濟體系 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

  重慶社會科學院市情與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康庄認為,中央明確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是成渝兩地面臨的重大機遇。對重慶而言,未來可以在以下幾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健全和完善現代經濟體系,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位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具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優質的人力資源、較強的研發創新能力、宜居宜業的人文與自然環境等,但目前的產業發展能級還較低,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位勢還不高,諸多傳統產業都迫切需要升級改造。而提升這一位勢的關鍵,在於經濟發展動能能否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就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而言,向創新驅動轉變,一方面要著力培育現代新經濟、新消費和新業態,順應消費趨勢與特征的時代變化,另一方面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升級改造重慶現有產業基礎,提升其發展能級。在微觀經濟層面,一方面要培育科技創新研發能力,一方面則要增強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與推廣應用能力。

  二是以機制體制創新全面優化建設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降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交易成本,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迫切要求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通過機制體制的創新,破除各種“玻璃門”“旋轉門”和“彈簧門”,降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類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健全和完善市場信用體系,強化市場信用意識,懲治失信行為,增強市場透明性和公開性,培育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積極營造善待投資者,嚴格保護各類企業合法權益的“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三是以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推動全方位開放格局形成,增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區域輻射力和影響力。當前,大力推進中新(重慶)互聯互通示范項目、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不斷強化通道、口岸和內陸貿易新規范的建設,有機聯通“一帶一路”區域與長江經濟帶,增強了重慶對西部地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的集散加工處理能力,構建起東西南北全方位開放發展的內陸開放新格局。

  市民期許》》

  雙城經濟圈建設將帶來實實在在利好

  重慶和成都,仿佛是巴蜀大地上的雙子星,互相照映。普通市民也表達了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期許,認為這必將給川渝兩地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和美滋滋的生活。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滿足兩地聯動的基礎,這一點變化太大了!”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鋼堰社區居民羅洪兵時常約上三五好友到成都及周邊旅游。他說,原來重慶到成都隻靠一條成渝鐵路來連結,后來開通高速、動車和高鐵,現在從重慶西到成都東隻需要一個半小時。就像蘇州和上海、天津和北京,成渝也是同樣的形式,拉近距離,再形成同頻共振的雙核。

  渝北區龍塔街道魯能西路社區居民陳宇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將推動雙城經濟飛速發展,他對此感到非常興奮,這意味著以后重慶和成都市民將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生活品質也將進一步提升、交通建設進一步提速。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於我的職業,是很大的利好。”“90后”重慶人、戴德梁行估價及顧問服務部分析師趙遠澤說,他所在的咨詢行業比較重要的兩點是機遇和交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將幫助他進一步拓展市場,提升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切實際的咨詢方案及建議。

  國家區域規劃中的成渝地區

  2011年

  2011年,國務院批復實施《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明確要求把成渝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6年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城市群。

  2020年

  2020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成渝合作大事記

  2015年5月21日

  重慶和四川簽署《關於加強兩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決定將推動交通、信息和市場3個“一體化”。

  2015年12月26日

  成渝高鐵正式通車運營,這是連接成渝的第一條高鐵。

  2018年6月6日至7日

  四川省黨政代表團赴重慶市考察。其間,川渝簽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和12個專項合作協議。

  2019年7月9日至10日

  重慶市黨政代表團到四川省考察,雙方簽署《深化川渝合作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方案》。

  稿件由記者張莎、楊鈮紫、陳國棟、黃喬、周鬆採寫

(責編:陳易、張祎)

頭圖推薦

  • 鄉村展新顏 美麗又宜居鄉村展新顏 美麗又宜居
  • 重慶首座加氫站投用重慶首座加氫站投用
  • 創業擔保貸款“貸”來企業“新活血”創業擔保貸款“貸”來企業“新活血...
  • 地鐵站 美如畫地鐵站 美如畫
  • 萬州搭建“數據魔方”萬州搭建“數據魔方”
  • 重慶首次為中小河流洪水編號重慶首次為中小河流洪水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