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江津區白沙鎮黨委書記黃丁
充分共享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跨業務數據
市人大代表、江津區白沙鎮黨委書記黃丁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重慶正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環境下,政府治理應把公共服務通過網絡平台便捷化,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和開放。因此,黃丁建議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立數據融合機制。
黃丁說,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已成為各級政府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舉措。“但是,‘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仍是局部區域和部分領域的探索實踐,不少部門、領域仍大量存在信息不互通、數據不兼容的問題。”
黃丁介紹,以白沙鎮為例,2018年鎮裡啟動基層政務數據匯集應用項目建設,目前已設立無差別受理綜合窗口,實現“前台統一受理、后台集成審批、綜合窗口出件”,但“白沙政務服務管理綜合平台”數據沒有和各業務部門的專線系統融合起來,特別是沒有與重慶網審平台對接起來,數據完全獨立。工作人員隻能反復錄入,降低了工作效率。
此外,白沙鎮作為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計劃將綜合受理系統向24個村(社區)延伸覆蓋,但30%的村社沒有開通黨政專網專線光纖,網絡基礎設施欠缺。
黃丁建議,由市政府相關部門牽頭,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尤其是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社會信用等基礎信息庫互聯互通,建設電子証照庫和統一身份認証體系。重慶市網審平台按需開放業務系統實時數據接口,支撐政務信息資源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互認共享,實現政務服務“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同時,還應建設高速暢通、覆蓋城鄉、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網絡基礎設施,“如此,才能打通向上的‘任督二脈’和向下的‘最后一公裡’。” 本報記者 張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