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用積分兌換鮮花。 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28日電 近日,重慶市銅梁區華興鎮犀牛村2社的一個大院子裡,出現了一片面積近百平方米的大花圃,這是村民劉啟躍利用房前一片閑置空地開墾出來的。
趁著好天氣,劉啟躍叫上家人和鄰居,把從鎮上領回來的一批五色梅花苗栽在院子的花圃裡,等以后長大了分給附近村民種植,讓更多村民家門口都美化起來。
“以前道路坑窪、垃圾成堆,現在道路平坦、環境整潔,這麼美的環境要保持下去,以后主要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冬日暖陽下,劉啟躍臉上綻開了朴實的笑容。
犀牛村的變化,得益於銅梁區委開展的以“一化兩改三不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三年來,過去農村地區“臟、亂、差”現象得到極大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在此過程中,通過充分發揮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的陣地作用、黨員干部以行動帶動村民改變不良習慣、全面推行人居環境積分制等舉措,群眾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逐漸激發,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
目前,銅梁全區28個鎮街、333個村(社區)全覆蓋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常態化開展潔淨家園、垃圾分類、文明勸導、健康科普、文化下鄉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少雲志願服務活動,引導農村群眾養成潔淨、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評選出村級最美院落、美麗庭院等1300余戶,帶動群眾參與家園整治,家裡門外淨起來、房前屋后綠起來、行為舉止美起來逐漸成為常態。
“房前屋后砌花台,幸福生活跟到來”“人居環境不搞好,娃兒媳婦不好找”……在華興鎮,有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順口溜,不少群眾都是張口就來。“現在大家都在比著誰家院子干淨漂亮,爭取評個先進,地上有個煙頭都要趕緊撿起來,屋頭要是又臟又亂都要被人笑話。”華興鎮團林村1社村民劉榮萬說,“尤其是看到黨員干部都在帶頭干,我們群眾積極整治的勁頭就更高了。”
近日,土橋鎮河水村民邱弟華憑著手中的積分票,興高採烈地從村干部手中領過來一袋大米。這幾天,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積分兌換工作正在銅梁各村社鋪開。從2019年開始,銅梁創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積分制”,將人居環境整治對公共區域、房前屋后、室內室外的整治要求結合起來,通過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讓村民從思想自覺到行動自覺,自發參加到人居環境治理中來。“聽說今年積分制獎勵的是花草盆栽,這下我家院子就能裝扮得更漂亮了。”邱弟華樂呵呵地說。
“農民群眾不僅是農村環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隻有激發起農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提升全員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這才是我們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最大變化。”銅梁區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劉政寧、黃亞輝、李慧敏)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