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米的戴家巷步道,“長”在洪崖洞旁的懸崖上——

崖壁步道領略山城別樣風情

2021年01月30日11:15  來源:重慶日報網
 

  編者按

  按照規劃,2019年至2022年,重慶將建設17條約353公裡山城步道。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已開工鴻恩步道、重鋼步道等16條步道,建設完成約172公裡。這些步道建得如何?有何特色?春節假期即將來臨,本報記者選取部分已建成的步道實地走訪,為市民打探。敬請關注系列報道——“打卡”山城步道。

  步道名片

  作為環城牆步道戴家巷支線的一部分,戴家巷崖壁步道位於渝中區嘉陵江畔,往下延伸至嘉陵江邊,往上抵達戴家巷老街區。步道長約750米,其中懸空步道300米,高差接近60米。

  戴家巷崖壁步道有洒金陡坡、吊腳樓畔、飛仙岩石、洪崖城牆、峭壁黃葛、臨崖瞰江等6個景點。站在步道可俯瞰嘉陵江、遠眺江北嘴,黃花園大橋和千厮門大橋分布左右,於城市繁華之處,覽古今重慶之美。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1月25日,渝中區歷時3年多打造的戴家巷崖壁步道,終於建成了。

  作為環城牆步道戴家巷支線的一部分,這條長約750米的步道,高差近60米,如同“長”在洪崖洞旁的懸崖上。步行於此,將是怎樣一種體驗?1月27日,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以多個“Z”字形盤旋在峭壁上

  站在千厮門大橋往渝中區看,戴家巷崖壁步道與洪崖洞比鄰而居。從洪崖洞濱江路車庫入口起,往一號橋方向大約50米處,就是戴家巷崖壁步道的濱江路入口。

  記者遠遠看到,這條步道的主干道呈多個“Z”字形,蜿蜒盤旋在一片陡坡上,上面出口抵達戴家巷老街區,向下通過濱江路上的天橋,一直延伸到嘉陵江邊。步道整體呈紅色,周圍布滿綠色藤蔓。

  一路同行的渝中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連同周邊的景觀等基礎設施,戴家巷崖壁步道用地面積一共近1萬平方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條長約750米的步道,高差接近60米。

  為什麼要在此修建步道?

  上述負責人表示,隨著時間推移,這一片懸崖漸漸變得雜草叢生,而且因為高差很大,上下居民通行很不方便,從山上到山下,要繞很大一圈。修建步道,既能方便居民、游客從濱江路快速到達解放碑,又能分散旁邊洪崖洞的人流,還能美化環境。

  據介紹,市民從濱江入口到戴家巷老街區出口,步行最快隻需8分鐘左右。

  沿途可見吊腳樓、黃葛樹、古城牆等老重慶元素

  記者來到步道入口,拾級而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外表呈吊腳樓樣式的小型建筑體。它用青色筒瓦、紅色仿木鋼制圍欄建造而成。建設方負責人康承山告訴記者,裡面放置的是配電箱,供解放碑地下環道三期工程使用。

  為何連個配電房都要設計成吊腳樓?

  原來戴家巷崖壁步道這一片,除了城牆,曾經還有多處吊腳樓,由於離下面濱江碼頭較近,吊腳樓裡茶館、飯館、貨棧、客棧密布。因此,在修建步道時,還原以吊腳樓為代表的老重慶樣貌,成了一項重要內容。

  向上行至大約400米處,一個吊腳樓群矗立在此——由7座小型吊腳樓組合而成,步道從中穿插而過,凌空而上,如飛檐走壁一般。吊腳樓的上方,多棵黃葛古樹和一段長約150米的人工城牆保存完好。

  站到吊腳樓上,右邊能看到人來人往的洪崖洞,右前方是千厮門大橋和來福士廣場﹔正前方則是高樓林立的江北嘴中央商務區,左前方是黃花園大橋﹔俯首而看,則是清澈無比的嘉陵江。

  繼續拾級而上,記者發現,這條步道的地板、欄杆也很講究。步道兩邊的欄杆大多採用仿木鋼制材料,地板大多是竹木材質,步道轉角處還鋪了花崗石、青磚等。“老重慶”范兒十足。

  路上,記者遇到了前來體驗的“步行者聯盟”一行成員。“聽說這條步道通了,我們專門來打卡。”“步行者聯盟”負責人吳海東說,這條步道能觀江、看橋,還能欣賞洪崖洞等地標,景觀太豐富了。

  同行的聯盟成員付佳樂欣喜地說,“步道內老重慶元素多,很有韻味,以后朋友來重慶,又多了一個打卡地”。

  配套設施多,爬完步道還可來杯咖啡

  記者發現,這條步道的配套設施,也可圈可點。

  在戴家巷崖壁步道的濱江入口處,設有一座公廁﹔在步道的每個小景點,都設有導視圖,掃描導視圖上的二維碼,景點介紹立馬顯現,並配有中文、英文以及音頻。

  記者了解到,后期步道內還將安裝座椅,方便游客特別是老年人“爬坡”累了小憩。

  在步道末端——戴家巷老街區,記者還發現一條咖啡街——一共10多個小店,有賣咖啡的,有賣日式甜點的,有賣泰式料理的,還有酒吧……白色牆面,門口擺放著原木椅子,搭配少量綠植,給人以閑散舒適的感覺,簡單而不失雅致。

  “最近3天人流量越來越多。”日式甜點小店老板告訴記者,他開店已經一個多月,選擇這裡就是看中其文化底蘊和景觀特色。“嘉陵江、大橋、洪崖洞等,重慶這些元素本來就爆紅網絡,通俗地說叫自帶流量。”

  住在戴家巷老街區的居民則稱贊步道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現在不僅可以到步道走走,到下面嘉陵江邊去散步也更方便。”住在這裡多年的李阿姨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在咖啡街的后面,一直連通國泰廣場側門的片區,也正在加速整治,包括修建完善原公安局員工宿舍、渝運公司等老建筑,全新打造2個中心廣場等,預計今年內全部建成開放。

  打卡攻略>>>

  軌道:乘坐1號線(或6號線),在小什字站5A口出,沿著重醫附二院方向走1.3公裡,即可見戴家巷崖壁步道戴家巷老街區出入口。也可乘坐2號線,在臨江門站A口出,沿著重醫附二院方向走440米,即可見戴家巷崖壁步道戴家巷老街區出入口。

  公交:坐公交車到臨江門站,沿著重醫附二院方向走300米左右,即可見戴家巷崖壁步道戴家巷老街區出入口。

  自駕:將車停在解放碑片區車庫,沿著重醫附二院方向步行至戴家巷崖壁步道戴家巷老街區出入口﹔或者將車停在洪崖洞車庫,從濱江路出口,沿著一號橋方向步行約50米,即可到戴家巷崖壁步道濱江路出入口。

(責編:秦潔、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