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了防疫大局,超過一億人選擇就地過年,不少人繼續堅守工作崗位,成為牛年春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上億人留守堅守的背后,是家國一體的熾熱情懷,是家國同心的價值追求。
今年春運,人口流動規模明顯低於往年,全國鐵路客流同比大幅度下降。就地過年的群體,有農民工、在外地求學的學生、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部隊官兵等。據中國勞動學會等單位對外出農民工進行的“百企萬人”快速調查,受訪農民工中有77.61%選擇就地過年。
每個不回家的人,都為防疫犧牲了團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團圓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感寄托和文化紐帶。每一趟跋山涉水的返鄉,都是向著團圓奔去。“回家”這兩個字,在中國人心裡有著千鈞般的分量。
每個不回家的人,都對防疫作出了貢獻。入冬以來一些地方出現散發性和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春節期間大量人員流動和人員聚集,極易造成疫情的傳播擴散蔓延。春節疫情防控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上億不回家的人,默默用留守堅守筑起了戰勝疫情的堅固城牆。
每個不回家的人,都是“舍小家為大家”。為了疫情防控,很多人舍棄了與親人團聚的寶貴機會,放棄了回家過年,體現了“舍小家為大家”,這是在為防疫大局作出奉獻和犧牲。
每個不回家的人,都是家國情懷的體現者。“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中國人歷來懷有家國情懷。在這個特別的春節,上億人的付出,既是為了國,也是為了家。春節不回家的每個人都是在守護眼下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約而同地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厚重的家國情懷。這種情懷既是春節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源泉。
牛年春節,每一個不回家的人都了不起,都值得全社會的尊重。我們要向他們致敬,致敬他們的奉獻!(文/王學江)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