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領悟堅定理想信念 奮發有為踐行初心使命

我市各地各單位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2021年04月07日09:04  來源:重慶日報網
 

4月6日,南岸區在南山龍園軍魂園舉行清明公祭活動,20名重慶籍志願軍老戰士參加。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日前,在黔江區烈士陵園,少先隊員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特約攝影 楊敏/視覺重慶

日前,在北碚區東陽街道天府名居社區“黨史壩壩微電影院進社區”現場,居民在觀看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特約攝影 秦廷富/視覺重慶

  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推動全黨在思想政治上有立場有方向,在行動實踐上有底氣有力量。連日來,我市各地各單位多種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色故事,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

  緬懷革命先烈

  穿越時空與革命先輩進行思想交流

  4月2日,重慶大學抗疫志願者等學生代表,以及重慶大學附屬小學少先隊員代表、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一線醫護人員代表等,一同前往歌樂山烈士陵園祭奠,向英烈致敬。重慶大學學生還創作了《我們不會忘記》詩歌並現場朗誦。

  連日來,重慶市各高校紛紛舉行黨史學習主題教育暨清明祭英烈活動。如西南大學部分師生代表前往王朴烈士墓、榮昌海棠公園烈士陵園敬獻鮮花緬懷英烈﹔重慶理工大學校團委組織青年學生黨員前往南泉烈士陵園祭奠﹔重慶三峽學院組織500余名師生分別赴重慶渣滓洞集中營、紅岩革命紀念館、萬州革命烈士陵園等地開展祭掃英烈活動﹔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學生代表前往合川區人民公園祭掃﹔重慶科創職業學院組織青年學生在永川區桂山公園祭掃。

  日前,在白市驛烈士陵園,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邀請了40余名老黨員、老戰士、烈屬代表開展了“守護·2021清明祭英烈”活動。大家敬獻花籃、默哀、瞻仰紀念碑,感懷革命英烈敬業奉獻的崇高精神,並立誓立足崗位、踏實認真工作,全力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項目建設年”各項重點工作。

  在重慶高新區金鳳鎮組織開展的“學黨史·憶英烈”清明祭掃活動中,烈士熊培書的兒子熊代成來到現場,為大家講述了父親1950年參加剿匪不幸犧牲的英勇事跡。

  4月5日,歌樂山渣滓洞集中營院內響起一陣集體誦讀“獄中八條”的聲音,正在誦讀的是來自中建二局西南公司的28名黨員干部,他們正開展“清明憶先烈,學史問初心”主題黨日活動。

  “獄中八條不足百字,條條都是血泣,這八條雖然是針對70年前重慶的情況對黨提出的寶貴意見,在全面從嚴治黨的今天讀來仍有著警示和教育作用。”本次黨日活動的領學人、中建二局西南公司黨員陳柯宇用詳實的史實、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從“獄中八條”產生的背景、內涵、啟示三個方面為大家講了一堂實景黨課。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此次活動通過領學及集體誦讀的方式,讓我們仿佛與革命先輩穿越時空進行思想交流、對話,喚醒黨員心中的紅色記憶,為我們黨員干部注射了最好的清醒劑。”參加學習的黨員唐興林說。

  重溫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讓紅色血脈永相連

  日前,墊江縣澄溪鎮在勝利社區啟動“追尋紅色記憶 黨史進院壩”活動。一大早,老黨員任學普家的院壩就聚集了二三十位村民,社區書記余澤軍坐在條凳上,向大家講述自己整理的本土紅色故事。

  “傅伯雍出生於桂溪鎮,在青年時期就樹立了共產主義理想,他三次被捕,卻始終堅守信念,他的一生都在為人民謀解放、謀幸福……”余澤軍娓娓道來,用質朴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與傅伯雍相關的紅色小故事。

  據了解,在此次黨史學習教育中,澄溪鎮把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邀請鄉村“名嘴”和基層干部,從村民身邊的紅色故事講起,讓課堂氛圍“活”起來,學習教育更深入。

  日前,北碚區施家梁小學來了3名特殊的“講師”——來自北碚區的老黨員,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舉辦此次活動的施家梁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堂黨史課的主題是“老少傳承講黨史、紅色血脈永相連、做新時代好少年”,邀請的黨員是北碚區施家梁鎮三勝村老黨員、“重慶好人”李成銀,北碚區退休老黨員、十佳志願者潘義蘭以及施家村黨總支書記李燕。3名黨員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孩子們講了自己20年為村民義務修路、數十年如一日開展志願服務和多年來堅持公益活動的故事,台下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4月2日,在巴南區界石鎮界石小學,92歲高齡的老黨員陳恩錄與小朋友們圍坐一團,一起回顧黨走過的百年崢嶸歲月,講述革命先烈的紅色故事。

  陳恩錄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講到經歷的一系列艱苦斗爭,再到新中國取得的巨大歷史成就,以及為什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能取得成功。他告訴孩子們:“在危難時刻,哪裡有危險,共產黨員就沖向哪裡﹔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

  陳恩錄是一名退休教師,看著國家日益強盛、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他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一定會越來越強盛。1990年,陳恩錄組建了“夕陽紅宣講團”,與26名志同道合的老黨員一道,走進校園、社區、企業、農村等地,講黨史故事、黨史知識,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

  30多年來,陳恩錄先后宣講了3100多場,聽眾累計達100萬人次,其手稿已有厚厚的幾本,有2000多篇、400萬字。

  近日,梁平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梁山街道,在梁山街道白沙村五組開展“‘板凳會’學黨史 聽老黨員講故事”活動,40余名黨員、群眾圍坐一起,共同聆聽81歲老黨員羅元富講黨史,傳承革命精神。

  羅元富是梁平縣人民武裝部原部長,曾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當天,羅元富緊密結合自身經歷,回顧自己的入黨初心故事,講述黨的創建初期、紅軍長征、北上抗日、三大戰役等崢嶸歲月以及黨在炮火紛飛中接受洗禮,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的艱難又光輝的戰斗歷程。一段段動人心魄、蕩氣回腸的紅色故事,彰顯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輩前赴后繼的革命精神和愛黨愛國的心路歷程。羅元富還鼓勵年輕黨員要發揚老黨員的奉獻精神,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爭做新時代的好黨員。

  踐行為民初心

  學做結合為群眾辦更多實事

  近日,重慶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開展“講授小舞台 人人展風採”主題黨日活動,支部書記以《五四運動 喚醒民眾》為題,為中心黨員干部講黨課,從事雙擁業務的同事分享了雙擁歷史發展、工作要點等,幫助大家學黨史、學業務、提能力。

  這也是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今年聚焦“創先創優、提質提速”,扎實開展“三學三促”活動,提升干部職工學習實效的具體實踐之一。

  據了解,“三學三促”活動為: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講黨史、講業務,中心干部職工輪流講各自工作崗位業務知識、實踐收獲等,幫助全體干部職工學黨史、學業務,促思想理論大提升﹔開展國防軍事知識大比拼,熟讀、熟記、熟識《退役軍人保障法》《國防法》,了解軍事、掌握國防知識等,學習與退役軍人相關的法律法規,促服務能力大提升﹔干部職工下基層、到一線,開展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大調研,到退役軍人服務站實崗輪值一星期,向一線工作者學習工作經驗,向退役軍人學習優秀品質,促綜合能力大提升。

  日前,在江津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負責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証工作的楊靜,前往離休干部趙執賢家中提供上門服務,讓老人感動不已。趙執賢90歲了,腿腳不方便,平時都出不了門,他拉著楊靜的手說:“你們的服務很貼心,我不用擔心沒有認証被停發養老金了。”

  “學黨史,辦實事。”江津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負責人稱,該中心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社保工作相結合,組織干部職工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退休人員進行養老待遇資格認証,確保退休人員可以按時領到養老金。

  早在今年年初,江津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就通過分類施策,為離休干部、貧困戶、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建立上門服務台賬,定期與老干局、企業、鎮街社保所溝通,隨時了解離休干部、貧困戶等人員狀況﹔組織黨員干部主動到福利院、群眾家中上門認証,並定期隨訪,為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

  “3月以來,已為10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進行了認証。”該中心負責人稱,今后會進一步將黨史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真正做到融學於做、學做結合,為群眾辦更多的實事。

  日前,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市人口計生研究院聯合江北區洋河花園社區開展了“關愛女性健康”義診義檢志願服務活動,為轄區居民送上“健康大餐”。

  “女性要養成乳腺自我檢查的習慣,大於18歲的女性,最好每月自檢一次,大於40歲的女性,每年應到醫院檢查一次。”當天上午,在洋河花園社區,市人口計生研究院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熊英就社區居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據了解,“兩癌”篩查是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於2009年正式啟動。檢查對象是三年內未篩查過的35-64歲城鄉婦女,通過“兩癌”篩查、檢查,做到早診斷、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從而降低“兩癌”死亡率。

  (記者李星婷、張亦筑、周尤、左黎韻、龍丹梅、王翔、張莎、彭瑜、李珩,通訊員劉黎、張曉慶、程雅琦)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